正文 第45章 海德堡大學(德國)(2 / 3)

海德堡大學是一所以理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已由最初的神學、法律、醫學、文學4係,發展到擁有18個學院和5個直屬科研和教學機構。此外還有一所翻譯學院、一所預科學院和三所附屬醫院。

海德堡大學不少科係享譽世界,是中歐地區第三所大學,曆史僅次於南斯拉夫的布拉格大學和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

海德堡大學的神學、法學、哲學、醫學課程最悠久,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哲學家,被譽為世界哲學家的搖籃。

在海德堡大學所設的各係裏,醫科各係更是享有盛譽,它的癌症治療居世界領導地位。它擁有齊全的現代化設備,較多的著名學者,學生實習機會多,畢業生質量高、工作好。從發達國家到第三世界國家很多有誌醫學的青年,都願意投考這所大學的醫科各係。

翻譯學院被認為是世界上辦得最好的學院之一,設備好,師資水平高,招考嚴格。有大小10多個語種,除設有英、法、俄、西班牙等大語種外,還有波蘭、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小語種,就連聯合國也委托海德堡大學訓練即時傳譯員。漢學也是該校的著名學科。

海德堡大學還擁有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圖書館,藏書260萬冊,其中擁有6000多冊珍貴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有極為珍貴的14世紀手本。

海德堡大學特別重視研究,在科研方麵發展很快。最成功的例子是,1985年建成的海德堡科技園,定位為生命科學為核心的國際化園區,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海德堡大學對有傑出貢獻的學者授予榮譽評議員、榮譽市民稱號,並對他們頒發榮譽獎牌。在校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7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海德堡史上的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

菲力浦·雷納爾德,因提出電子論和陰極輻射現象榮獲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爾布萊希特·考索爾,在蛋白質和核酸研究中取得巨大成果獲1910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奧托·弗裏茨·麥耶豪夫,研究生物反應鏈取得成果,獲192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裏查·柯恩,研究維他命取得成果,獲1938年諾貝爾化學獎。

瓦爾特·波特,他發展了物理學上的重合方法,發現了電子在光子放射時獲得衝量的方法,和宇宙射線中粒子運動以及核反應時核運動的數據,從而獲得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漢斯·丹尼爾·傑生,因對原子核核層結構的研究而榮獲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喬治·維蒂希,因對自然材料再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獲得1979年諾貝爾化學獎。

海德堡大學法律學院乃是全德國最古老的法律學院,為海德堡大學在1386年創校三大學院之一。

600多年來有許多當代知名的法學家駐足於此,從事研究與教學。以有法學黃金年代美譽的19世紀和20世紀的學者為例,許多著名的教授都在海德堡擔任教學與從事研究,也留下了他們在這個法律學院的光輝曆史。而這樣堅強的教授陣容,甚至造就了整個19世紀,法律學院學生常常超過整體大學學生半數的現象。如:

最早提倡民法典編撰的學者:尤斯圖斯·蒂博(1772—1840年);

十九世紀中期最重要公法著作的作者:克魯勃(1762—1837年);

最早編撰法國民法教科書的學者:紮恰利亞(1769—1843年);

德國第一次民法典草案的編撰者:溫德沙伊德;

最具代表的法律學授課大師:凡格羅(1808—1870年);

以一般國家學(身份理論)聞名於世的學者:格奧爾格·耶利內克(1851—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