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節在拂曉之時開始,皇宮的馬車向祈雨台趕去。

曉曉心裏忐忑,希銘也參加了這次的祈雨節,她的直覺告訴她,希銘是不會把錦帶給她的。

可是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希望,盡管渺茫,她依舊願意賭。

祈雨台有十幾米高,如果你一直仰著脖子的話,會感到酸痛難耐。

相反,沒有人會在祈雨者唱歌的時候抬頭,他們會低頭閉目,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聽。

祈雨者,不看樣貌,聽聲音;不聽歌詞,聽心境。

不過皇室自然不能擠到亂哄哄的人堆裏去。

在離祈雨台不遠處,修有一座祈雨閣。

說是閣樓,它其實類似於露台。

當皇帝在上麵發話的時候,下麵的百姓可以聽得非常清楚。

“曉曉,你不去祈雨台上唱歌嗎?”皇後很是奇怪,這應該是曉曉人生第一次參加祈雨節,怎麼一點都不興奮。

“去唱歌?唱給誰聽呢?”曉曉道,“翠竹都告訴我了,除了開國的皇後,至今祈雨的歌者裏,再也沒有人能祈雨成功。哪怕是宮州人都不行。”

“可是.”

“雖然我很喜歡太陽,但是祈雨節還是下點雨比較應景。”

皇後的話被噎住了,心想自己的女兒跟正常人的思維果然不同。

希銘不在曉曉身邊,按照習俗,在祈雨歌唱完之前,年輕男女是不能呆在一起的。

——————————

一輛輛車緩緩到達,平日裏清冷的祈雨台愈來愈熱鬧。

高高的祈雨台周圍,人群摩肩接踵,隻待正式開始,大家便可聆聽歌者美妙的聲音,抑或是自己大展風采。

在眾人有些急切地等待之下,祈雨終於開始了。

台下的人們爭相上來唱歌。

對於祈雨者的年齡,倒是沒有絲毫限製,但必須是女子。

然而……

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位登上台的,竟是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慢吞吞地拄著拐杖,清了清嗓子。

她也不顧眾人各異的目光,自己唱了起來:“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不要問我為什麼,不要問我為什麼,下雨了,下雨了.”

聲音沙啞而顫抖,台下百姓都傻眼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祈雨節聽到這樣的歌詞這麼奇怪呢。

如此難登大雅之堂的歌詞,百姓們在民間唱唱也就罷了,竟然……竟然用來祈雨。

怪哉,怪哉,真乃奇人也。

“咯咯,咯咯.”

就在大家困惑不解之時,忽聽一個男童笑了起來,他小眼兒開心地眯成了一條縫,小手拍的正歡。

老奶奶的臉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對大家歉意道:“諸位,我今日登台一曲,隻為博我孫子一笑。唱得不好,內容幼稚,還請諸位海涵。”

這樣一來,大家都明白了,敢情這位是為了自己的小孫子。

“哪裏哪裏,勇氣可嘉啊!”

有人在下麵喊了出來。

“是啊,是啊,有什麼的,節日就圖個氣氛。”

“您年近花甲尚且如此有勇氣,我們自然欽佩還來不及呢。”

大家紛紛附和起來,沒有人對老奶奶的冒失之舉感到不妥。

這時,皇帝笑道:“對,老婦人有仁愛之心,勇氣確實可嘉。朕當獎賞。”

遂命人賜給老奶奶一直又大又香的貢梨。

老奶奶捧了一隻大貢梨,樣子有些滑稽。

眾人皆笑,節日氣氛好不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