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下了祈雨台,小孫子拿著大貢梨樂滋滋地吃起來。又香又脆,引得人食欲大開。

不過,眾人的注意力很快移到下一位將要來祈雨的女子。

會是誰呢?這一次,總該不是一名老人了吧。

正在期待之時,一道爽利的女聲傳來:“既是無人,便由我來吧!”

隻見一名紅衣女子,衣裙翻飛,青絲用一根發帶高高束起,眉目充滿英氣。

她腳尖輕輕一點,躍上高台。

此人是大將軍之女楚雨,自幼便被當成男孩兒養著。不似其它閨閣女子學學琴棋書畫,楚雨舞得一手好劍。許是受了習武的影響,為人也大方利落,從不拖泥帶水。

皇帝一見是楚雨,眼神有意無意地瞟向臣子中的大將軍。讚賞道:“不愧是大將軍的好女兒,這祈雨高台能一躍而上,頗有大將軍之風範。亞國將來時年輕人的天下,朕等,自愧不如啊。”

眾人自是明白這都是客套話。

大將軍紅著老臉,心裏嘀咕著,自家女兒沒事兒湊什麼熱鬧。那些個唱歌好的也就罷了,祈不來雨,至少聽者舒服。他家這位就……

唉,說多了都是淚。

楚雨不知道她老爹的想法,她隻是單純地想烘托一個氣氛。沒有功勞還沒有苦勞麼?皇帝獎給老太太一隻梨,莫不也給她一隻梨?

她俯視四周,深呼一口氣,身體內運轉自己的內力,隨著喉嚨張開,一齊爆發出來。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我的天,台下的人忍不住捂起了耳朵。

楚雨可謂是“才華橫溢”,愣是把溫柔纏綿的祈雨歌唱成了慷慨激昂的戰曲。

單是如此也就罷了,這調跑得,一個音兒差了十萬八千裏,比之剛才那位老奶奶,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將軍無奈地撫了撫額,深切地表示他的老臉都丟盡了。

皇帝麵帶微笑,看不出一絲異常。安曉知道,他內心此時早已崩潰。

楚雨唱的不是真正的祈雨歌,隻是屈原的《湘夫人》。

至於祈雨歌的歌詞與曲調,其實除了宮州人,誰也不知道真正的祈雨歌是什麼樣的。

祈雨節每十年一次,人們都是把往年的歌詞曲調記錄下來,在民間流傳一段時間。然而,每次的歌詞都不同。待多年後,流傳至民間的祈雨歌,早已麵目全非了。

楚雨終是停了下來。

下麵有人無奈地笑道:“哈哈.這唱得可真.”

楚雨眼刀子飛過那人,那人立刻不吱聲兒了。

楚雨幹吼了半天,嗓子都幹了,可是沒見一滴雨降下來,不覺有些煩躁。

她覺得參也參與了,盡也盡興了,是以最後擺擺手,終於肯解放民眾的耳朵。

“算了算了,我也是圖個樂嗬。沒能祈雨,我便也不多留了。”說完輕輕一躍,跳下台去。

皇帝同樣給了楚雨獎賞,卻是一柄繡劍。

楚雨又走了,台下還有人再欲唱歌。

然而,忽然清風吹拂,帶著縹緲的仙氣。天空之上,仙鶴展翅,有人自遠方徐徐而來。

——————————

ps作者文言功底淺薄,得罪了屈原他老人家。純屬娛樂,切勿往心裏去。

莫怪,莫怪=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