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1月12日,伴隨著大炮轟鳴對倫敦的總攻開始!
地麵是幾千門火炮在那瘋狂的的摧殘著倫敦,天空是無數的飛艇不斷飛臨倫敦上空,把無數的炸彈、燃燒彈盡情的投擲到地麵。
倫敦在燃燒,大地在顫抖,天空中彌漫著焦臭難聞的氣味,消防的警報聲不斷刺耳的在倫敦街頭響起,到處都是在那匆匆躲避著襲擊的英國人。
一發炸彈落了下來,“轟”的一聲巨響,一座二層木屋被炸成了碎片,裏麵的人沒有一個生存下來的。
地下室裏,躲避著幾十個神色憔悴的英國人,聽著頭頂上不斷響起的爆炸聲,惶恐、緊張、害怕的表情,在這些英國人臉上一覽無餘。
或許這個時候英國人的心態是複雜的,他們希望戰爭能夠盡快停止,好讓他們從戰壕之中走出來,然後繼續生存下去。
但一旦頭頂上的槍炮聲停止了,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了,倫敦落到了敵人手裏,英國,徹底失去了這場戰爭。
大炮不斷轟鳴,好像從來也都不會停止一般。
所有的英國士兵,不管你之前是炮兵或者運輸兵,一律都被分發武器,投入到了戰場之上,充當步兵使用,用來做最後的掙紮。
可是,這樣的掙紮又還有什麼意義呢?
炮擊進行了整整一天,一直到夜晚到來,炮聲這才稀落下來,零零星星的,一直到歸於鴉雀無聲,戰爭似乎一下就停止了。
可是所有的倫敦人都知道,暫時的平靜意味著更大規模毀滅的到來……
清晨,張戰登上了自己的觀察所。觀察所設在一座五層高的樓裏。在這座樓房的拐角,有一個房間的牆壁被炸開了一道裂縫,通過這道裂縫可以看到倫敦。準確地講,可看到倫敦的南部和東南部。
但是無法一眼看清倫敦全城的麵貌。隻見到處都是屋頂,無邊無際;處處都是倒塌的房屋,爆破彈留下的痕跡。遠處工廠的煙囪和教堂的尖屋頂林立。已經披上綠裝的公園和街心花園。從遠處望去,仿佛是一團團綠色的焰火。大街上彌漫著晨霧,它與炮擊時揚起的灰塵交織在一起。在一些地方,晨霧又與黑色的濃煙融合在一塊。在市中心的某個地方,一團團黃色的羽毛狀煙雲直衝雲天。這就是說中國飛艇部隊已經開始襲擊將要進攻的主要目標。
忽然,腳下的大地震動了一下,接著地板便晃動起來。數千門火炮宣布強擊開始。
張戰通過牆壁上的缺口向外望去,看到了城防工事的輪廓,它們是沿環繞市中心的各條道路而修築的。這裏的每一棟房屋都是一座堡壘。古老的倫敦,城牆高聳,英國人最強固的防禦線就在這裏。
張戰從觀察所看到,射向敵人陣地的火力是異常強大!那些已將窗戶改為射孔的房屋相繼倒塌;把街道隔開的鹿砦和街壘飛上了天空;數千名英國士兵白白地送了命。英國政府發給他們武器,強迫他們冒著致命的炮火,走上絕路。
`下午,第二軍團開始從南麵進攻倫敦市中心。部隊全部改編為強擊群和強擊隊。這些強擊群和強擊隊裝備有坦克、包括大威力火炮在內的各種口徑火炮,並配備有工兵分隊和迫擊炮分隊。需要克服障礙的強擊群和強擊隊,還攜帶了大量炸藥。
而最精銳的,中華聯合帝國皇家近衛第一軍中國士兵們一步一步地攻占了英國首都的一個又一個街區。
進攻晝夜不停地進行,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這正是強擊的主要用意。中國軍不斷推進。看看地圖便會知道,中國軍隊的進攻地帶正在逐漸縮小,它象一把插向倫敦中心的鋒利長矛。合圍倫敦的所有部隊。
中國人的進攻地帶均呈圓錐形。即對敵人實施向心突擊。在第二軍團進攻地帶內作戰的,還有第一坦克兩。
最初,坦克成縱隊沿街道向前推進。但這隻能導致不良的後果。沿街道拉開的坦克部隊會造成堵塞,遭敵敵人反擊之後就會立即起火燃燒。隻要第一輛坦克起火,其餘的坦克便無處機動躲藏。因為車身側麵暴露在敵人打擊之下,中彈後立即起火。
因此,在強擊倫敦的第一天,中國軍隊的坦克就改變了隊形。他們與步兵、炮兵及工兵密切協同作戰,使坦克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光榮的皇家近衛第一軍戰士們,在倫敦市中心走完了自己的勝利道路。真正的戰鬥友誼使坦克兵和步兵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城市作戰,特別是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中作戰,要比在野外條件下作戰複雜得多。在城市內,大兵團司令部和指揮員對作戰進程的影響比在野外要小得多。因此,許多事情取決於分隊的下級指揮員和每個戰士的主動精神。
城市戰鬥是火力近戰。在戰鬥中,進行近距離射擊時,不僅使用步槍,而且還使用大威力的火炮和坦克炮,這些武器要在可數的數十米距離內進行射擊。敵人隱藏在地下室和建築物裏。隻要一露麵,立即就會聽到槍炮的射擊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