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作戰中,進攻是采用躍進方式,占領一個建築物後向另一個建築物躍進。但是,這種戰鬥行動是在寬大的正麵上、在每條街道上進行的。
對防禦者來說,重要的是,把最堅固的、適於防禦的建築物和街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個設施的失守,即意味意整個支撐點或陣地的丟失。
在這種戰鬥中,部隊的指揮主要建立在充分相信各分隊的指揮員的才智的基礎上。這些指揮員知道全團的全師的總任務,要獨立地去完成自己的戰鬥任務。兵團和部隊的司令部以及其參謀人員的位置,應盡量靠近作戰的目標,他們主要通過電台保持通訊聯絡,並負責協調各強擊隊間的戰鬥行動,組織收集情報,認真地監督彈藥和給養的供給情況以及確定晝夜間的統一的信號標誌。
指揮員和司令部在城市作戰中的主要任務是:在排、連、營這樣一些單位裏,組織各兵種的最密切的協同動作,因為強擊群和強擊隊正是由這樣的一些分隊組成的。
可見,發揮中等編製單位的部隊指揮員的作用,發揮普通士兵以及低級軍官的主動戰鬥精神,在城市作戰中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他們完成的各種戰術任務,有時會發展為戰役任務,而整個交戰的成敗,則完全取決於這些任務的完成情況。他們在戰鬥中表現出的智慧和勇敢,應受到充分的重視和極大的信任。
在強擊倫敦的第一天,中國軍隊向市中心推進了三公裏,在個別地段上推進了四公裏。在右翼作戰的部隊已進抵達利奇路——克羅克斯特德路一線;在左翼和在主要突擊方向上作戰的部隊,占領了伯利和肯利兩個市區,沿西佛爾路繼續向前推進。
幾乎每個方向的戰鬥都進行得非常激烈。每個街區布設的發射點和炸彈投擲地點,其數量都已達到極度飽和的狀態,敵人的這些發射點和炸彈投擲地點巢,通過樓房的陽台和窗戶,可居高臨下地攻擊出現在視線中的敵人。
倫敦市內有許多鐵路,從不同的方向通過市區,是很合適的防禦陣地。所有通向火車站和橋梁的接近地以及道路交叉點,都變成強大的支撐點。每條鐵路都已成為敵人妄圖扼製中國軍隊進攻的防線。
在這樣的條件下作戰是相當困難的。
近衛步兵第79師第220團領受的任務是,將盤踞在蘭貝斯——克羅夫諾路一座高大石頭建築物裏的敵人驅趕出去。英國人拚命加強這所樓房的防禦。他們在地下室裏配有小口徑火炮和步槍手,在二樓配備了步兵重機槍。
此外,這棟樓房的守敵還與相鄰的樓房保持著火力聯係。
220團命令重機槍射手向這棟樓房的窗戶射擊。同時,命令攜帶小口徑火炮去消滅敵人的機槍和隨後重新出現的發射點。
中國軍隊機槍及火炮開始向敵人射擊。英軍隱蔽在大樓的後麵,暫時減弱了火力,中國士兵戰士們充分利用了這一機會。強擊群一邊射擊,一邊向前衝擊,首先接近了樓房。
戰士們向地下室的門內及窗內扔了幾顆手榴彈,隨後衝進樓房,打死了敵人的炮手和所有的槍手,軍官指揮著鞏固勝利,士兵緊跟著強擊群衝入樓內。在進入一間房間之前,中國士兵小心翼翼地打開房門,並向屋裏扔進去一顆手榴彈。幾個英軍當即被炸死,其餘的全部潰逃。
這時,另外兩個強擊隊與迫擊炮兵和炮兵協同作戰,占領了座落在街角的第二棟樓房。
巷戰的勝負取決於小股的強擊群能否發揚頑強的的作戰精神以及作戰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幾個裝備有手榴彈、衝鋒槍及步槍的戰士,在機槍和迫擊炮的支援下,迅猛地向敵人發起衝擊,經常能夠獲得成功。
在向前推進時,中國士兵避開筆直的街道,充分利用房屋被打穿的缺口、後門、籬笆門、庭院以至偏辟的窄巷。
敵人會在一些建築物內以及建築物之間的空地布雷,街道上一般布設應用地雷,房屋內布設地雷和詭雷。中國士兵小心翼翼的向前推進著。
一些結構建築物,敵人防守時非常頑強,中國士兵開始大量使用迫擊炮的炮火將它摧毀,再用手榴彈消滅裏麵的守備部隊。
在衝擊每一個街區的時候,中國士兵往往將這個街區分割為若幹個部分,將守敵隔離開來。衝擊一棟房屋或一個街區時,又從幾個不同的方向進行。分隊配屬的火炮,拚命以直接瞄準射擊。
進入倫敦的中國炮兵不停的對各建築物進行急襲射擊。準確的炮火射擊迫使敵人的發射點不得不停止射擊。
在一座永固火力點前,強擊群的指揮員第一個衝到樓房的近旁,當時,英軍的一挺機槍,正從窗戶裏向外猛烈射擊,這名中國軍官立刻朝窗戶內扔進一枚手榴彈。敵人的機槍立即變成了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