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戲言惹風波 幼子征沙場(3 / 3)

李相“哈哈”一笑,衝李添招招手,又說:“怕什麼,我十二歲就隨先帝出征了。”待李添走進了,他又問李添:“你姐姐擔心的很,你可害怕?”

“不怕。”李添將頭一昂,朗聲說道。

李洵一笑,說:“你是初生牛犢,到了戰場上,血光滿天的不要丟了祖宗的臉便是。”

“皇姐看不起我?”李添從懷中摸出一塊玉鎖,說:“有姐姐的玉鎖護著,我才什麼都不怕呢。”

李洵心中“咯噔”一下,心裏頓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可此時她也不能表現出什麼,隻好替李添整整衣冠,忍了淚,笑著說:“我怎麼能看不起你呢?隻是叮囑你幾句,到了戰場上勇氣固然重要,可也不能硬來,凡事聽你八叔調遣,不可自作主張。好好的,姐姐等你凱旋歸來。”

“是。”李添抱拳答道,然後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中。

“時辰差不多了,臣啟程了。”李相說完跨上戰馬,領著眾人浩浩蕩蕩地出了城。

“這一幕太熟悉了。”李洵歎口氣,說:“當年周曦走時,朕也是站在這裏望著他的背影,卻再望不見他回來的麵容。添兒此去,也是帶著朕賞的玉鎖,如此相似的場麵,朕心裏實在不安。”

“陛下多慮了,皇馬當年為先鋒,四殿下此次隻是八王的副將,跟著見見世麵的,不會有什麼危險。”采新勸慰道:“太後都放心著,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太後是強撐著呢,前年洛兒微服南巡,太後都幾百個不放心,這次添兒可是上的戰場,太後恐怕不見到兒子這心就再放不下來,隻是不說罷了。”李洵看著出征的隊伍越走越遠,拍拍手下的欄杆,吐了口氣說:“算了,大軍剛剛開拔,朕不能就消極了。今兒一早前往南山的探子就回來了,朕還來不及見,讓萬福帶他到尚陽宮,朕去給太後回了話就回去。”

過了不到一個時辰,李洛回到了尚陽宮,一進門先看見兩個生臉兒的太監跪在門內,就知道他們便是派去南山的人了,於是揚揚手說:“起來回話吧。”待二人謝恩站了起來,李洵問道:“什麼情況?”

“會陛下的話,庶子的情況奴才打聽清楚了,庶子在南山除了朝廷賞賜的田地、莊園和鋪子,自己還和官府合作購買了一座礦山,家底頗為殷實。但奴才打聽了周邊的人,都說庶子雖有錢,可為人謙和,好做善事,在南山有很好的口碑。”

“那和他來往的人呢?”

“有官府的人,也有商人,各地方來往的人也不少,其中京城口音的占多數。”

“馮芸湘的事情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馮芸湘家境本來破落,被賣入庶子府上為奴,隆熹四年六月被允王世子帶入京城的。奴才此行專門去了馮芸湘家,如今已經是高門大戶,奴才暗中打聽,知道馮家人和庶子府上交情不淺,不過真正發達起來還是在馮芸湘入宮以後。”

“那庶子府上除了和各處往來頻繁,可還有什麼異動?”

“並沒有,南山百姓對庶子都是交口稱讚,隆熹五年遭災,南山也有波及,是庶子散錢散糧才保住了南山一方百姓平安。據說還捐銀十萬兩給淮裕,救了不少命。至於異動?並沒有查出來,隻是說庶子好交天下朋友,且不論貴賤,隻要他相中的,必定視為手足,以誠相待。”

李洵點點頭:“下去吧。”半晌,又對采新說:“朕總覺得少什麼?他明目張膽地爭奪皇位,按說是需要底氣的,可他一沒兵士,二沒武器,隻靠拉攏關係就想取得天下,這不是癡人說夢嗎?可就他進京後安排的這一切來看,他又並非是個糊塗的,做事細致,考慮周到。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陛下,萬一是他隱藏的深,如今三十萬大軍都西征了,南山若亂了,再從各處調兵怕來不及了。”

“朕想好著呢,南邊還有忠國公的軍隊,那是個貪財的主兒,朕多許他些好處,沒有不效命的,再說庶子即使有人,恐怕也不過是些烏合之眾,說不定當地的守軍就能給解決了,連忠國公的軍隊都用不上了呢。”李洵又說道:“派去盯著馮芸湘的人可有什麼回話?”

采新搖搖頭,說:“那人一直盯著,始終沒有動靜。”想想又說:“要不我們造出點動靜讓他們露出馬腳?”

李洵想想,說:“李沫這人心思縝密,恐怕這會兒早就斷了和外人的聯係,我們這會動起來恐怕不是讓他們露出馬腳,而是讓我們自己露出馬腳。”

“陛下的意思是?”

“李沫這人留不得。可要暗中解決恐怕騙不了眾人,明著殺他總得需要個讓人信服的由頭,不好辦哪。”

“要奴婢說,皇上不過是想讓殿下順利即位,這時候還管外人怎麼說?不管明殺還是暗殺,隻要將這人除掉便可,隻是傳出去又是一段宮廷疑案,皇上您多擔待些非議而已。”

李洵聽了這話,眼睛亮了亮,說:“這死後的名聲算得什麼,朕是最不在乎的。采新,這事還得你和萬福去辦,務必找可靠的人。還有那個馮芸湘,暗中把他控製起來,這裏麵還牽扯著一人,就是吳國舅,也讓人盯緊了,一旦李沫死了,立馬把這兩人也殺掉。南山那邊還是不能鬆懈,派人看住了。”

采新點點頭,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