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逆上意儲君受責 體君心皇後相勸(3 / 3)

“陛下。”吳一榮趕緊跪在地上:“奴才抗旨也不能開窗子啊。”

“混賬東西,朕的話連你也不聽了嗎?”李杵硬撐著要站起來下地,一邊費勁地說:“你們都不聽朕的話了,也罷,朕自己去把窗戶打開。”

吳一榮一見嚇壞了,趕緊上前扶住李杵,不得已吩咐道:“把窗子打開。”

李杵這才安心躺下,繼續看著窗外,吳一榮太了解自己主子的心思了,此時看李杵如此痛苦,心內也是焦灼不已,他輕聲對李杵說:“陛下,奴才還是派人去打聽打聽公主的傷吧。”

“不許去。”李杵執拗地說。

吳一榮其實早已經派人到坤華宮打聽了李洵和李洛的傷,隻是皇上不讓問,他也不敢把打聽到的結果說出來,此時他明知道李杵心裏記掛著李洵,又好著麵子不肯表示自己的關心,隻一個勁得幹著急,吳一榮決定什麼都不管了先將李洵的病情告訴李杵才好,可剛準備開口,卻從窗戶看見梁皇後帶著下人走了過來,吳一榮大喜,趕緊對李洵說:“皇上,皇後娘娘過來了。”

“朕又不是瞎子。”李杵的話音裏也透出了幾分高興。

吳一榮趕忙迎到門口給皇後行了禮,又小聲說:“皇上記掛著呢。”

“何苦跟自己過不去。”梁皇後歎口氣,問:“皇上身體怎麼樣?”

吳一榮搖搖頭,說:“皇上心裏不痛快,這身子也不爽利。”

梁皇後擺擺手,吩咐道:“你們都在外麵侯著吧。”說完自顧自地進到了屋裏,在屋裏伺候的小太監宮女忙都跪下給皇後請安,梁皇後也擺擺手都將他們遣了出去。這才走到皇帝身邊,也不行禮了,隻默默坐下,看著歪躺著的李杵,歎口氣說:“你這是何苦。”說完用手輕撫著李杵的臉龐。

“朕這一生都是前呼後擁,所有人對朕都是惟命是從。”李杵慢慢地說道。

“我知道。”梁皇後溫柔地看著李杵:“可是,該放下了。難道要所有人都傷心了,都遠離你了,你才能顯示出你的至高無上嗎?你是天子,你孤獨了一輩子,到現在這一步了,你還孤孤單單地走嗎?”

“朕害怕。”李杵使勁握住梁皇後的手,兩行眼淚從眼眶中流出:“朕從未如此害怕過,朕戎馬一生,如今居然畏懼起死亡來了,朕已然是個懦夫了。”

“不。”梁皇後也流下淚來:“你是個英雄,我大顯朝的霸主,你不是懦弱,你隻是習慣了操勞,不舍得停下來而已。不過,阿杵,在我心裏,你一直都是跟我剛成親時候那個英姿勃發的男人。”說著,梁皇後笑了一下,說:“哪有一個儲君是穿著甲胄成婚的,又有哪有一個儲君成婚大典一結束就跑到戰場上去一待就是三年,若不是父皇駕崩恐怕還不願意回來。”

“朕哪裏是不願意回來,是回不來啊,朕那些日子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你。”李杵深情地看著梁皇後,歎口氣又說“朕是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朕隻怕洵兒沒有這樣的曆練,終難成大事。”

“陛下浴血數十年,不過是想讓洵兒過個太平日子,既然她注定了是個太平天子,那您不妨就讓她用她自己的治國謀略去開創屬於她的太平盛世,咱們老了,管不了了。”

李洵這才笑笑,又問:“孩子傷得怎麼樣?”

“這才想起來問問她們,你這個當爹的下手也太狠了,洵兒還是個孩子,身上還隱者頑疾,又是女孩子家,哪裏能受的住你那麼重的手。”梁皇後嗔怪道:“總算隻是皮肉傷,人也清醒過來了,不過疼得要緊,得靜養些時日才成。”又說:“洛兒隻是小傷,那孩子懂事的很,也不哭也不鬧,能讓我很放心地專心照顧洵兒。”

“洛兒是個能成大事的孩子,以後,你們不能太嬌慣她,好生培養著,總能成為洵兒的左膀右臂,切莫讓她荒廢了。至於添兒,性子反倒柔弱些,等大些了送到泯王的軍隊裏曆練曆練,朕的孩子,斷不能一事無成。”李杵說了這些話,有些累了,歇息片刻,卻又說:“洵兒的婚事你也多上心些,畢竟她關係著大顯朝的萬世基業,將來有了儲君也當好生培養。不過好在周曦是個靠得住的孩子,又和洵兒一起長大,有他輔佐著咱們的女兒,朕也放心些。”

梁皇後笑笑:“你今天這是怎麼了?哪來的這麼多擔憂。你說的這些倒是都放寬心,你若不寬心,就得好好養著,等病好了,親自看著那三個孩子去,你就不怕累著我。”

李杵“哈哈”地笑了兩聲:“你,我是最不擔心的,這幾個孩子不管以後成不成才,可對你都是孝順的,隻是要你年紀大了身邊卻沒個夫君陪伴,也著實難為你了。”

“胡說些什麼。”梁皇後輕聲打斷李杵:“讓你放寬心,你倒操心地越發多了。”

“如今不說,隻怕再沒有時間了。更何況,你我夫妻二人,也許久沒有這樣說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