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梁太後心急招婿 周公子淡然息怒(1 / 3)

轉眼就是春節了,雖然大顯朝還在國喪期間,可畢竟是隆熹新朝迎來的第一個新年,因此盡管宮內宮外已經禁了煙花爆竹、歌舞禮樂,可大宴小宴的安排下來,天澤城內還是熱鬧非凡。除夕夜,先是梁太後在坤華宮安排了家宴,邀請的人數並不多,不過是李洵一輩最親近的叔叔和姑姑家,用過晚宴,他們也告了辭,隻梁太後母子四人在一起說話玩耍著守歲。到了初一,李洵依例大宴群臣,忙碌了整天。初二休息了一天,初三仍舊是宴會,李洵在皇極殿設了席,請了所有的王公貴胄和封了爵位的國之功臣。依然是觥籌交錯,隻吃了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席間就熱絡起來,大家吃吃笑笑,也是熱鬧之極。梁太後給李洛和李添一人倒了一小酒杯的茶水,吩咐道:“去給皇姐敬酒。”

兩個人端了酒杯,跪到端坐在上位的李洵麵前,齊聲說:“臣恭祝陛下吉祥百年,萬事遂心。”說完像模像樣地將杯中的茶水飲盡。

李洵笑笑,也端起眼前的杯子將杯中之酒喝盡,然後示意兩人退下,又看見從旁邊席位走出兩人,恭恭敬敬地在前麵跪下,卻是芮國公周通和他的長子周曦,兩人朝著梁太後和李洵行了大禮後,周通朗聲道:“臣,周通攜子周曦,恭祝太後福壽康寧,恭祝皇上萬歲吉祥,恭祝我大顯風調雨順,千秋萬代。”

梁太後笑笑:“芮國公說了三句祝詞,就想用一杯酒打發了啊。”說完將眼前的酒喝了,又對著周曦說:“我聽說你前些日子被你父親送到了軍中?”

“是。”周曦垂著首回答:“臣家幾代武將,不能到了臣這輩連祖宗的本事都丟了,因此才到軍中效力,待學有小成,也盼為太後、陛下分憂。”

梁太後歡喜地點點頭,讚許著說:“芮國公府幾代忠烈,果然是家教有成,看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抱負,當是我大顯朝之福。”

說到這裏,卻聽到下方有個粗獷的聲音,大笑著說:“太後如此誇讚周曦,果然是丈母娘疼女婿。”

一句話,李洵頓時紅了臉,周曦也不好意思起來,偷偷看了李洵一眼,又垂下了頭。芮國公周通年輕時乃是李杵的貼身侍衛,隨李杵東征西討,隨後老國公病逝,周通襲了爵位,從正五品千戶一路升為驃騎大將軍,官拜一品,功勳卓著。長子周曦從小隨侍父親左右,深得李杵歡喜,早就著意招其為駙馬,因此時常讓李洵和周曦一起玩耍,兩人可算是青梅竹馬,在李洵十五歲的時候也將親事定了下來。

李洵一看是自己的八皇叔李相在開玩笑,她知道這個武夫一向口無遮攔,也不好動怒,隻得開口說:“皇叔又開玩笑了。”然後看向梁太後說:“母後,他們兩父子不過是來敬個酒,您這些話,讓人家不好意思了。”

梁太後笑笑,擺擺手說:“是了是了,我再不多話便是。”又對周氏父子說:“你們快回去坐下吧,今日不要拘束,盡興著點。”

兩人領了命下去,李洛卻像突然搞懂了什麼事情一般,跑到李洵身邊,大聲問:“皇姐,他就是我以後的姐夫嗎?”眾臣聽後又是一陣大笑,李洛不解起來,轉過身朝眾人問道:“你們笑什麼?”

李洵被這個妹妹弄得哭笑不得,尷尬萬分,隻好說:“小孩子家懂什麼,快回母後那裏去。”

洛兒一臉不悅地回到梁太後身邊,梁太後也笑著擰了一把洛兒,嗔怪道:“沒規矩。”

不過這場宴會倒提醒了梁太後,李洵馬上就十九了,再過一年就要大婚了,李洵上麵的幾位皇帝都是在即位前成婚,此次李洵大婚,倒是大顯朝近幾十年首位皇帝大婚,確實應當提早準備,隆重行事。李洵對這事不好多發表意見,可她這位皇太後不能不著急,因此新年剛過,她便著人叫了李洵來,說道:“你雖明年才大婚,可皇帝大婚不同於諸王成婚,所以也當抓緊時間準備了,內務府那邊要籌備什麼東西,儀式要怎麼進行,還有賜給周曦的府邸,給他的封號,這些都馬虎不得啊。”

李洵一聽是這件事,先就不好意思起來,隻好說:“一切憑母後拿主意便是。”

“胡說。”梁太後輕拍了一下李洵的肩膀,又說:“是你大婚啊,還是我大婚啊。你在我這是散漫地連規矩都不要的,這會子卻又害起羞來了?”

“母後。”李洵抱住梁太後,撒嬌說:“這些事我怎麼管麼,我又沒有成過婚,哪裏懂這些,你跟芮國公好好商量,我跟周曦照辦便是好不好?”

“你呀,快二十歲的人了,還沒個正形兒。”梁太後慈愛地摟住李洵說:“我的洵兒也長大要成婚了。倒是周曦這個孩子是我跟你父皇都看中的,小的時候就知道刻苦用功,現在又自願到軍中學習,聽說學得很好呢。”

“正是,因此,我想待大婚後,除了按例封他的親王爵位外,再讓他拜個武將之職。”李洵說道。

“武將?胡鬧,那怎麼能行,我大顯朝還從未有過皇馬拜武將的。”梁太後一聽就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