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為君之道(2 / 2)

“朕是有些急躁了,是朕的問題,朕怕時間不夠啊……”

“什麼?”李槿不明就裏:“一年不夠就兩年,兩年不夠就三年,時間長著呢,怎會有不夠隻說呢?”

“是,是”李洵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忙打著馬虎,道:“終究是我感情用事,牽扯到周曦,便不淡定了。”

李槿一笑:“周府有您護著,那周昀再混,也惹不出什麼大亂子的。”

“希望吧。”

兩人又說了許久的話,直到五更打過,李洵才打著哈欠說:“今兒個跟姑姑聊的痛快,倒耽誤了姑姑休息,今兒個的早朝姑姑別去了,好好歇一歇吧。”

“不礙的。”李槿張羅道:“您也就在我這裏將就著歇一會兒吧,這會兒再趕回去天就該亮了。”

“罷了,天快亮了,朕還是先回宮給太後請安吧,我這一晚上不在,就算再差人跟她抱平安,她都踏實不了,除非我活生生站她麵前了,她才能放心呢。”

“是了。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做母親的,就沒有不操心的時候。”

“那朕便先走了。”

李槿忙跪下送道:“臣恭送陛下。”

回到宮中時,已經是卯時初了,李洵來不及休息一會兒,匆匆地進了點粥,又打發了人去知會梁太後自己已經回來了,便換了朝服,趕去了元極殿。上元節剛過,各處倒也沒有什麼緊急的事情,李洵在朝上同諸位大臣叮囑了幾句勤政愛民之類的話,便散了早朝,一看時辰還早,本想去梁太後處請安,可稍作打算後,就改道進了學宮。

旁處李洵也懶得再去,就直接去了李洛念書的大殿,李洛居中而坐,兩側分別是柳平兒和傅文萱,身後站著幾個太監宮女,是伺候茶水糕點的,前方則是李洛的師傅趙堪培,此時正在講書。李洵怕打擾裏麵上課,便靜靜地站在門口聽了一會兒,趙堪培正在講《孟子》中的《離婁》,此一篇,李洵感觸頗深,又對趙堪培當年教她這一篇時的情景記憶猶新,難免嘴角浮起了一絲笑容。

李洵正沉浸在師傅的講學中,裏麵卻突然傳來另一個聲音,是李洛,隻聽她問道:“師傅覺得當今陛下可是心懷善念的仁君?”

趙堪培顯然沒有想到李洛竟這樣公然讓他評價皇上,一時有些惶恐,連忙抱拳道:“陛下自是至善至仁之人。”

“那陛下可盡了國君之道?”

“自然。”

李洛卻不依不饒道:“那朝臣們呢?可盡了為臣之道?比如說……”李洛想了想,看向趙堪培,繼續道:“師傅您,您盡了為臣之道嗎?”

“這……臣不敢說。”

李洛卻是一臉疑問:“師傅,我覺得孟子所言過於理想化了,侯師傅說過,既然是人,便有私心,為臣之道,言之鑿鑿,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換言之,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做的。孟子隻說君好了臣便好,臣好了民便好,未免太簡單了。如今師傅說陛下是好皇帝,可陛下仍舊勞心勞力地去治理國家,倒沒見幾個朝臣見陛下如此嘔心瀝血就立馬也忠君愛民起來。”

“這……”趙堪培有些語塞,更有些氣極,瞪了半天眼睛,隻道:“殿下怎敢這般狂妄,質疑起先聖之言?”

李洵在屋外聽不下去,抬腳進了殿內,一揮手免了眾人行禮,徑直走到李洛跟前,開口道:“你覺得孟子所言不對?”

“不是不對,隻是……”李洛怵李洵,敢想卻不敢說,扭捏了半天,隻道:“我覺得孟子所說的,根本沒人能做到。”

“是嗎?”

李洛見李洵並不生氣,膽子便大了些:“曆史上偉大的皇帝多了去了,可也沒見哪個朝代真的做到了夜不閉戶,官員貪腐沒有一個朝代杜絕了的,老百姓餓肚子也沒有一個朝代完全解決了的。”

“那你若是君主,如何做?”

“我沒想好,但,”李洛抬眼看了看趙堪培:“我不信孟子所言。”

李洵笑笑,轉身對趙堪培說道:“師傅,洛兒是儲君,這些東西不用過分糾纏,她既然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必過分糾正,她還小,多思多想是好的,日後您授課,多以曆史為重,治國之道,由她慢慢體會吧。”

趙堪培沒明白李洵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四書五經什麼時候成了不重要的東西了?可他也不能細問,隻深深地作了一揖道了一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