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製伏病毒的千鈞棒(2 / 2)

毛尿囊膜

塊,仍然放入這個孵箱內,孵化到第二天取出。接著,埃薩克斯又取來一些致病力較強的

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從孵箱內取出的膜塊上,希望這些活的病毒對這些膜塊細胞發動

“攻擊”。結果,他發現,後來放入的活的病毒不具有攻擊力,而且其繁殖力被明顯地抑製

,紛紛夭折。艾薩克斯和林登曼又用其他動物細胞作試驗,也發生了同類現象。

對此,合理的解釋是:兩種病毒之間存在著幹擾。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作用於膜塊細胞後,

細胞產生了一種可溶性物質。正是這種物質幹擾了後來放入的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長繁

殖。

因此,他倆稱這種能幹擾病毒生長的物質為“幹擾素”。它的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的複合物

,常稱糖蛋白,而起抗病毒作用的是蛋白質部分。

製伏病毒神通廣大

1961年,幹擾素用於臨床前試驗,顯示出它製伏病毒的本領。1972年,美國醫學委員會對誌

參加感冒病毒試驗的人每天施用350萬單位幹擾素,治愈效果達95%,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

還給患嚴重水痘的病人每天注射100萬單位幹擾素,數天後病人就恢複健康出院了。

至於幹擾素製伏病毒的機理,在20世紀80年代才為科學家探明:當人體細胞感知到病毒入侵

時,細胞第五號染色體會發布合成幹擾素的命令,從而釋放幹擾素。幹擾素在細胞內會產生

種對病毒有害的酶,一種是磷酸激酶,它可使病毒無法進行自身蛋白質合成;另一種是特殊

核酸酶,它可以破壞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使病毒失去傳宗接代的能力。如此雙管齊下,使

病毒無法生存。

幹擾素的出色本領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它能在數小時之內發揮極好的治療作用,抑製病毒繁殖。許多病毒性疾病,例如肝炎、帶狀

皰疹、流行性感冒等,都可得到預防與治療。

它能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特別是阻止和減慢腫瘤細胞的生長與繁殖,可以用於各種腫瘤病人

的治療。

它能提高和調節人體的免疫反應,也就是提高抵抗力。由於這種抵抗力的提高,既

能防止癌症的發生,又能對付病毒感染等其他疾病。

特別要提出的是,幹擾素本身是人體內自然產生的抗病物質,所以沒有什麼副作用。

攻克難關大量生產

根據埃薩克斯的重大發現,人們便發明了人工製造的幹擾素。據幾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從

遺傳工程學研究的錫托斯聯合企業總經理法爾萊計算,目前生產1公斤幹擾素,需要花費500

億美元,也就是每克幹擾素的生產成本約5 000萬元,每毫克為5萬元,真可謂“價值連城”

。

幹擾素的生產也十分複雜,主要是采用病毒作用於人的白細胞或其他的人細胞誘生出幹擾素

,然後經過適當的純化步驟製作而成。由於要采人血或細胞培養,所以成本就比較高,而且

來源問題也十分困難,不可能大量生產。毫無疑問,這種製造天然幹擾素的途徑是行不通的

。

近10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嚐試生物工程技術,也就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製造幹擾素。原

,幹擾素的蛋白質結構成分已被科學家掌握,基因工程就是指:在試管裏把一定的基因按照

們設計進行重新組合,然後再把它放到生物體中生產出人們需要的蛋白質結構。這樣,生產

成本可以顯著降低。

現代製作方法大致如此:把極微量的幹擾素基因提取出來,並經過一係列的基因操作,把

重組的幹擾素基因放回到一種名叫大腸杆菌的細菌體上,讓細菌來大量生產幹擾素。這種生

產技術於1980年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