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日本兩家公司聯合研製出一種新型無套層光纖,能聚焦和成像,稱聚集纖維。1970
年,美國康寧玻璃公司用高純石英首次研製成功衰減量為每公裏20分貝左右的光纖,邁出了
將光纖作為光通信傳輸介質的重要一步。一根光纖可以傳輸150萬路電話和2萬套電視。1973
年,光纖衰減量進一步降低到每公裏2分貝。爾後,又研製生產出各種超低損耗的光纖。
到1975年,光纖通信正式投入試用。從此,光纖通信時代大踏步地向人們走來。
在光纖通信係統方麵,1976年,美國首次進行了碼速為447兆比特/秒的光纖通信係統試驗
,到1980年投入商用。1983年日本建成一條
400兆比特/秒全長3 400千米的24芯單模光纜係統。1985
年美國已建成2 000千米幹線後又建成5萬千米的光纜把22個州連接起來。1989年連接美日並
由美日合建的總長為9 000千米的海底光纜開通。到目前為止,由於光放大器的運用,光纖
字傳輸係統的傳輸速率與距離的乘積已超過10太比特/秒?千米,光纖模擬電視傳輸係統達
到120路的水平。
短短的20多年,光纖通信已進入大規模實用化階段,充分顯示了光纖通信的無比優越性和強
大生命力。
優點多多有待完善
光纖通信與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主要區別在於:一是以很高頻率的光頻作載波;二是用光纖
作傳輸介質。因此有很多優點:
(一)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由信息理論知道,載波頻率越高通信容量越大,因目前使用
的光波頻率比微波頻率高104~105倍,所以通信容量可增加104~105倍。因此能攜
帶信號的數目是驚人的。假定每個通話帶寬是4千赫,則它可以容納100億個通話線路,或者
同時傳送1 000萬套電視節目。這樣的通信容易是過去任何一種通信工具(包括無線電通信)
都不能達到的。光纖通信中光源用激光束代替,其威力則更大了。
(二)損耗低。目前使用的光纖均為SiO2(石英)係光纖,要減小光纖損耗,主要是靠提高玻
璃纖維的純度來達到,由於目前製成的SiO2玻璃介質的純淨度極高,所以光纖的損耗極
低,在光波長λ=155μm附近,衰耗有最低點,可低至02dB/km,已接近理論極限值。
由於光纖的損耗低,因此,中繼距離可以很長,在通信線路中可以減少中繼站的數量,降低
成本且提高了通信質量。
(三)因為光纖是非金屬的介質材料,因此,它不受電磁幹擾。
(四)線徑細、重量輕。由於光纖的直徑很小,隻有01mm左右,因此製成光纜後,直徑要比
電纜細,而且重量也輕。這樣在長途幹線或市內幹線上,空間利用率高,而且便於製造多芯
光纜。
(五)資源豐富,成本低,可節省大量的金屬材料。如:萬千米的中同軸電纜約需幾千千克的
銅和鉛,若用光纖,隻需幾十千克石英就夠了。而且用光纖組成的光纜不過鋼筆粗細,輕軟
易彎,可以埋在地下,也可架空敷設,使用十分方便。
〖JP4〗光纖通信除上述主要優點之外,還有抗化學腐蝕、保密性能好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