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對於智者來說是思考,對於享受者來說是養尊處優,對於愚者來說是虛度。要合理利用好瑣碎時間,我們需要做好下麵幾點:
1.提高執行速度
動作的快慢決定著需耗用的時間長短。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閑著無事的老大爺,為了給遠方的孫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花上一天的時間。老大爺買明信片時用了兩個小時,找老花鏡用了兩個小時,找地址用了一個小時,寫明信片用了兩個小時,投寄明信片用了一個小時。換一個動作迅捷的人,那麼幾分鍾的時間他便能辦好這位老大爺所做的事。
2.利用“邊角料”時間
我們所強調的時間觀念和節奏觀念,都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如果一個小時就把需要兩個小時辦的事情辦完了,其效率就提高了一倍。將更多的事情安排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這多麼有意義!時間在魯迅先生的筆下被做海綿裏的水,擠,便會有。做事情隻有快,卻不懂得“擠”時間,也是不完滿的。一名高效能工作者要養成一種敢於擠、善於擠的精神。養成擠時間的良好習慣,對於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你如何在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呢?我們要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就要學會化零為整,善於把時間的“邊角餘料”拚湊起來,加以利用。
吳華和朋友新開了一家公關谘詢公司,一年接下約130個案子,她每年旅行各地,有很多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她相信和客戶維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所以她常利用飛機上的時間寫短信給他們。一次,一位同機的旅客在等候提領行李時和她攀談,他說:“我在飛機上注意到你,在2小時48分鍾裏,你一直在寫短信,我敢說你的老板一定以你為榮。”吳華平靜地回答:“我就是老板。”可見,我們不僅做事業上的老板,還要學會做時間的“老板”。
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不管你多麼有效率,總是有機會讓你等待:你可能錯過公車、地鐵、飛機,碰上出其不意的中途休息;你也許已經盡可能地小心計劃每一件事,但是你可能意外地被困在機場,平白多了3個小時可利用。而所有成功人士在這種情況下所做的事是:我帶本書;我寫東西;我修改報告。我們可以在這樣的時間裏做任何的工作。這樣,你不但挖掘出了你隱藏的時間,而且你也向成功者的行列邁近了一步。
3.善於利用假日
按照中國的有關規定,每個人每年節假日的休息時間為10~11天,再加上周末的時間,一年就會130天左右的假期。如果你把這段時間巧妙地加以利用,也會有一定的收獲。
著名數學家科爾用了三年內的全部星期天解開了“2的62次方減1”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數學難題。這三年的星期天多麼有意義啊!其實,時間就在我們手中,就是看你去怎樣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