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曾對資金做過生動的比喻:“資金對於企業如同血液與人體,血液循環欠佳導致人體機理失調,資金運用不靈造成經營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資金並靈活運用,是經營者不能不注意的事。”這話既顯示出這位企業家的高財商,又說明了資金運動加速創富的深刻道理。
有的私營公司老板,初涉商場比較順利地賺到一筆錢,就想打退堂鼓,或把這一收益趕緊投資到家庭建設之中,或把錢存到銀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待穩妥生意,避免競爭帶來的風險,而不想把已贏得的利潤又返回投資做生意再去賺錢,更不想投資到帶有很大風險性的房地產、股票生意之中。從而造成把本來可以活起來的資金封死了,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實,不管經營者最初賺到多少錢,都應該明白俗話中所講的“家有資財萬貫,不如經商開店”、“死水怕用勺子舀”這個道理。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錢再多也不夠花。為什麼?因為“坐吃”必然帶來“山空”。試想,一個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動,隻能是越來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滾起來,就會越來越大。錢財亦是如此,隻有流通起來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正所謂“錢財滾進門”。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愛錢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變賣以後,換成一大塊金子,埋在牆根下。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金子挖出來,愛撫一番。後來有個鄰居發現了他的秘密,偷偷地把金子挖走了。當那人晚上再掘開地皮的時候,金子已經不見了,他傷心地哭了起來。有人勸道:“你有什麼可傷心的呢?把金子埋起來,它也就成了無用的廢物,你找一塊石頭放在那裏,就把它當成金塊,不也是一樣嗎?”
若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人所勸說的話,是頗有一番道理的。那個藏金塊的人把金塊當做富有的標誌,忘記了作為“錢”的黃金隻有在進行商品交換時才產生價值,隻有在周轉中才產生價值。失去了周轉,不僅不可能增值,而且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那麼和埋藏一塊石頭,確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那個人能夠把黃金作為資本,合理加以利用,一定會賺取更多的錢。即便一個公司老板手中有一定數額的資金,但如果他從思想上已不再願意把錢用來再賺錢,不願意把錢用來周轉,那麼對於他未來的事業來說,就像是人體有了充分的血液,但心髒已壞死,不再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一樣,他的事業也會靜止不動而死亡。
舉例來說,猶太人從不存錢,而希望現金運轉。他們一致認為,想借助銀行來求得利息,能夠獲得利潤的機會不大,因此,他們總是致力於另外一個目標——把錢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