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做好嘴巴生意(1 / 1)

人隻要活著,嘴巴就需要不停地消費。因此即便是禮拜天或節假日,嘴巴也永不休息,命令主人把錢乖乖地送進商人的口袋裏。

我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人們參加各種生產勞動的首要目的,無非是先解決溫飽問題。沒有溫飽,什麼信仰理念全是空話。

人要填飽肚子就得不斷地吃,不斷地消費,不斷地購買食品。因此可以說,肚子是無底洞。地球上當今有60多億個“無底洞”,其市場潛力非常之大。為此,凡是經營能夠進入肚子的商品,如開設糧店、食品店、魚店、肉店、水果店、蔬菜店、餐廳、咖啡館、酒吧等,將是經商賺錢的一個很好的領域。

一個無法逆變的生理規律告訴我們,凡是進入肚子的東西必然要消化和排泄,不論是為飽餐一頓而大魚大肉,還是為解口渴而杯飲瓶喝,進入人的肚子幾小時後,都會化作廢物排泄掉。如此不斷地循環消耗,新的需求就會不斷產生,做食品生意的商人可從經營中不斷賺到錢。

日本大阪有個美國商人,一天他突發奇想:他負責經營的美國麥當勞快餐店,為了迎合亞洲人的口味,準備向日本人提供價廉物美的肉餡麵包。

在籌備開業時,日本的商人都笑話他,認為在習慣於食大米的日本推銷肉餡麵包,無疑是自找死胡同鑽,絕不可能有市場。但該商人不這麼認為,他看到,日本人體質弱,身材矮小,這可能同食大米有關;同時他又看到,美國的肉餡麵包店的效應正向全世界發展。基於這兩點,該商人認為,同樣是“嘴巴”的商品,在美國能暢銷,在日本為什麼不能?

憑著這種信念,該商人的肉餡麵包店如期開業。不出所料,開業第一天,顧客爆滿,利潤還大大超過原來想像的程度,此後利潤日日升高,以至於一連用壞了幾台世界最先進的麵包機,還是滿足不了顧客的消費要求。結果,該商人利用肉餡麵包,即利用“嘴巴”生意成了大富翁。

第二次大戰爆發後,辛普洛特獲知作戰部隊需要大量供給脫水蔬菜時。他認準了這個賺錢的機會,於是立即決定收購美國最大的一家蔬菜脫水工廠。他收購工廠後,專門供應軍隊所需要的脫水土豆,從這以後,辛普洛特就靠土豆銷售而發家。

20世紀50年代初,凍炸土豆條問世,這是一位在美國公司工作的化學師研製而成的食品。那時許多人對這種產品並不抱有積極態度。據一些人說,“土豆中有3/4是水分,假如冷凍起來,土豆就會變成軟乎乎的東西。”可是辛普洛特並不這麼消極,他認定了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新產品,即使風險再大也應選擇。於是投入人力、物力生產,果然正像預料的一樣,“凍炸土豆條”在市場上暢銷一時,成為公司贏利的主打產品。

由上麵的例子可以得知,精於“嘴巴生意”,是最務實的贏錢方式,做好“嘴巴生意”,你的財源就會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