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可以溶解的魚(2 / 2)

我聽完朋友的話,用手指叩擊魚缸,那些魚兒頓時驚惶起來,它們似乎感到了恐懼。魚兒是極弱之物,它們既不互相傷害,也不互相扶持,它們隻是被動地聚在一起來緩解它們的孤獨。難道人就是極強之物嗎?人類已愈來愈深地墮入到自己的孤獨中去。

魚兒嬉遊水底,僅以一飽為限,人類卻要肩起沉重的文明。為什麼物質的積斂會招致精神的空虛?隻因為我們打扮自己的外表更甚於裝飾自己的內心,我們滿足自己的本能更甚於淨化自己的欲望。

曾幾何時,朋友終於將他心愛的魚兒放回到池中,他已無須日日看到它們而汲取一份恬淡的心情了。他從池邊走過,雖然不一定理會那些自在之物,但他已是如魚得水了。

他不願向人剖白自己的心境,雖然那並非與世無爭,乃是棄卻了一些煩擾,回到平靜中去,回到樸素中去,不再作可憐無益的營謀。

我在某個早晨醒來,發現陽光塗抹在明淨的窗子上,鳥語在院落裏喧闐,心中立刻有一種暖洋洋的自在。時間可以一點點地使我逐漸老去,卻不能奪走我這小小的感受。我似乎就是一尾魚兒,遊弋在水中,不用奔往固定的去處,也無須轉向確切的歸程。雖然這樣玄虛的情境終究不能代替我們對生活切實的理解,但對於我們時常焦慮的心仍不失為一貼鎮痛的膏藥。我們落入時間的深井,畢竟不同於一尾魚兒漫遊江河湖海。我們溶解於時間之中,一點點去感受它的虛情假意,聽任命運拿了時間的尺子來丈量我們的一生。時間使我們浮遊,也使我們沉沒。當我看到一根魚骨時,我可以想見它在水中的樣子。

被水溶解的魚永遠多於被人捕捉的魚。正因如此,我們在時間的河道上,永遠不懼怕那些張網者和那些垂釣者。我們可以感激清晨的鳥語,可以感激黃昏的夕陽,也可以感激午夜的月光。我們自覺是一尾魚,隻要像魚兒一樣質樸而且純真,我們就可以永葆一份自由和快樂的心情。

一條可以溶解的魚遠遠勝過世間那些頑固不化的石頭。我也永遠不願被帶到時間的岸上去,哪怕岸上有一個最美麗的盤子。

作者簡介

王開林,1965年出生於長沙,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迄今已出版散文隨筆集《站在山穀與你對話》、《落花人獨立》、《縱橫天下湖南人》等十九部,發表長篇小說《文人秀》一部。作品被收入海內外近三百種散文、隨筆選本和年鑒。

【心香一瓣】

如何才能享有快樂和自由呢?水中的魚兒會告訴我們答案。莊子願作一尾遊魚,曳尾於塗中,所以達到了逍遙的境界。

魚和人的區別在於,魚和水溶為一體,不過多地索取,而“人的心靈卻要淩駕於人的軀殼之上,像一個暴君”。“許多無謂的企求,正是人的愁苦之源。”欲望多了,痛苦也就多了。

“在時間中,許多想法都會紛紛落空,就是手中攥得緊緊的一粒灰塵,也不是永久可以據有的財富。”在時間長河中,隻有平靜和樸素才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