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笑成了一種技巧,一種皮和肉的機械運動,可以與人的心情和感覺毫無關係。這跟戴一個麵具又有什麼區別呢?
今年國際說謊大賽的冠軍是歐洲的一名醫生,他講的謊言是:為一個白癡移植了笑容,於是這個白癡便當上了國會議員。
笑,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這個謊言道出了一個事實:現代人也許真的到了需要移植笑容的地步了。科學家們早就發出警告:人類笑得越來越少,最終將退化為不會笑的動物。而人跟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笑,人能笑,而動物不會。
所以,人為了表示自己高貴得不同於動物,就格外重視笑,越是笑得少就越想看到笑。於是就有了“笑”的交易,我出錢,你笑給我看。需要用錢買到的笑,自然也就不能要求是發自內心的笑。裝出來的也行,甚至強笑、假笑、苦笑也能湊合。社會正越來越變得“千金難買一笑”了!
既然需要用錢買笑,笑就成了奇貨可居的商品——可以設計,可以製造,可以批量生產。精明的日本商人角川吉彥,就創辦了一家“微笑學校”,客戶有大型汽車製造商、消費電子製造商、地方政府及一些社會團體,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其實,角川吉彥訓練笑的辦法很簡單,“用牙齒咬住一根筷子,讓嘴角高出筷子”。這時,人的麵部表情看上去就像是在笑。
隻要能讓人看著像笑就足夠了。這個竅門的確很絕,咬牙切齒是恨,是狠,心裏想的是像咬筷子一樣咬住對方,臉上露出的卻是笑!
這太適用於現代人了,難怪會有那麼多人去學這種咬牙切齒發笑法。
笑成了一種技巧,一種皮和肉的機械運動,可以與人的心情和感覺毫無關係。這跟戴一個麵具又有什麼區別呢?以現代科技製造出一種跟人皮一樣的微笑麵具,應該不成問題。每個人一出門就戴上它,也省得再對著鏡子咬筷子,嘴角上抽。
當人人都是假臉假笑,這個世界又比人人都齜牙咧嘴的地獄好多少呢?
作者簡介
蔣子龍,當代作家。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編審。著有長篇小說《蛇神》、《子午流星》,中篇小說《鍋碗瓢盆交響曲》,短篇小說《三個起重工》等。
【心香一瓣】
笑是溫暖的陽光,是快樂的精靈。
笑,本應是心情的自然流露,但現實生活的很多時候“笑成了一種技巧,一種皮和肉的機械運動,可以與人的心情和感覺毫無關係。”為了迎合他人而笑,為了取悅他人而笑,笑成了一種社交手段。
可是,我們欺騙得了別人的眼睛,卻騙不了自己的心靈。假笑隻會增加我們心靈的包袱。真正的快樂,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