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有兩個地區的美食頗值得稱道,一是潮汕,二是順德。我喜歡這兩個地區在風味習俗上的堅持和對原汁原味的保留。順德火鍋屬於時下流行的“淺烹飪”,隻用清水汆燙食材,搭配簡單的薑絲、蔥絲和醬油食用。這樣的做法對食材的新鮮程度要求很高,套用一句俗氣的話簡約而不簡單。
順德本地有家火鍋店喚作“鬆記”,已在廣州開了分店,雖然位置離市中心較遠,但每日都迎來不少識貨的老饕。來到這裏你隻需全身心交出自己,因為店裏隻有一種東西,就是打邊爐,而且也隻有一種鍋底,就是清水。真是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福音呀。
據店主說,清水打邊爐的重點有兩個:一是食材必須非常優質、新鮮和幹淨,二是食材燙的火候需嚴格控製。這兩方麵店家有自己的堅持,做餐飲幾十餘年的經驗讓他們能搶在其他店鋪之前拿到最好和最刁鑽的食材;至於燙的火候,熟手的侍應大姐完全可以鎮住全場,全權掌控下鍋順序和燙的火候,時間到了一勺給你舀到碗裏,催促你趁熱吃掉。
店內沒有備置餐牌,隻提供當造的食材,每天的新鮮食材限量供應,去晚了就吃不上。了解過他們各種火鍋食材,你就知道此舉並非“吊高來賣”,有些菜式實屬可遇不可求。比如竹腸就是矜貴玩意兒,準確地說是豬肚出口的豬腸的那一小段,一頭豬隻能取出一尺左右。這裏的竹腸吃起來肉厚壁脆爽口,而且夠粉夠滑,細嚼之下會發現豬肉特有的香甜味,是難得的體驗。
來這裏吃飯,像是參加了一場“豬牛身體別名科普大會”。
比如“牛俐坑”是牛舌和後頭相連的部位,一頭大大的牛隻能取2兩左右,入口有淡淡的牛香,比牛舌更嫩;牛喉則選的是最爽口的部位,一般牛喉要久煮才能吃,但這裏的稍燙片刻就行,彈牙程度超乎想象。其他刁鑽的食材還有豬麵肉,就是豬臉部的肉,因為豬每天都在咀嚼,這塊肉久經考驗,超越了一般豬肉的口感;板底筋是500斤以上老豬公背脊肉上才會有的一塊肉;豬牙肉則是豬腮肉,一頭豬隻有兩塊,吃起來彈口香軟。
小時候看故事會,有道菜是專門吃“鯰魚左邊那條須的尖尖”,飲食就可以是這樣充滿草根的尊貴幻想。獵奇、新鮮,有些三餐不一定非常好吃,但總能給你一段時間津津樂道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