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骨折愈合過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身體情況、損傷部位、損傷程度等,“傷筋動骨一百天”隻不過是一種簡單樸素的認識,不能一概而論,如股骨骨折的小兒一個月左右就可基本愈合,成年人則往往需要3個月以上才能愈合。有些骨折,如股骨頸骨折,患肢固定超過一百天也未必愈合,更談不上活動了。
事實上,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沒有抓住這句話的精髓。其實,“傷筋動骨一百天”的關鍵點不在骨,而在於筋。
前麵已經說過,筋在人體中起到聯係骨,組成關節和活動關節的作用,任何導致筋的位置、順序、結構、走行方向異常的因素,均能使筋的作用失常或喪失,也就是所謂的“傷筋”。一般來說,骨折患者都會伴有傷筋,而相對於骨骼愈合來說,傷筋動骨之後,筋的修複則更加困難。
所謂“爵主骨生髓”,隻要一個人的腎沒有問題,那麼骨頭自己就可以愈合,可以生長,並且骨折的地方如果愈合得好,是會和原來一樣的。然而,筋就不同了,它本身是不會愈合的,是需要增生出來的瘢痕把斷裂或者撕裂的地方連接起來的,叫做瘢痕愈合。一般來說,傷筋動骨之後,患者很容易發生重力性水腫、肌萎縮、韌帶鬆弛、關節僵直、創傷性關節炎等並發症或後遺症,這些都是由於筋沒養好造成的。由於筋出現了問題,自然就會減緩骨的愈合,即使骨完全愈合了,沒有筋的拉動、連接,也是不能自由活動的。
那麼,傷筋動骨之後怎樣養筋,才能讓它在這一百天左右的時間裏順利恢複呢?這裏我們給大家幾點建議:
1.在4~6周內固定患肢
在醫學上,人體韌帶等軟組織損傷的修複時間一般在4~6周左右。這段時間內患者應該固定患肢以促進損傷的修複,很多傷筋患者之所以留下後遺症,大都是因為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嚴格固定患肢而導致的。另外,患肢在4~6周後應該逐漸恢複正常活動,否則容易引起筋縮。
2.息怒養筋
中醫認為:“肝主筋,其華在爪”。肝的精氣充足,方能養筋。反之,肝虛則筋氣不舒,筋自然得不到滋養。另外,中醫還認為,“怒傷肝”,所以我們在傷筋之後,一定要注意調節情誌,不要動不動就發怒,這對身體的恢複極為不利。
3.合理膳食
強筋健骨首先需要合理膳食的保證。中醫認為,“辛養筋”,傷筋之後,多吃一些薑是有好處的。另外,再給大家推薦一種“酒蟹”,在古代是皇帝的禦用養筋方,養筋效果非常好。方法為:用清酒和鹽把蟹浸一夜,拿掉螃蟹排出的髒物,再加上花椒和鹽,另外在幹淨的器皿裏加一些酒,倒入原來浸蟹的汁,一起燒開,冷卻後倒入蟹中,汁必須將蟹完全浸沒,這樣就可以了。這種酒蟹可以佐餐食用,每次酌量。
臥位拉筋與立位拉筋
在現代社會,科技進步使生活舒適多了,多數人使用電梯、汽車,從而使運動量大大減少,筋縮也因此增加。那些長期坐著工作的白領們,尤其是老板,連一杯水都要職員送到手上,所以筋縮的可能性大增。
如果你覺得自己筋縮了,就應該拉一拉筋,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拉筋呢?下麵,就給大家介紹香港名醫朱增祥先生推薦的兩種簡易拉筋法。
1.臥位拉筋法
這種拉筋法共分為4個步驟,比較適合你在家裏和辦公室使用。須注意的是,辦公室大多是帶輪子的椅子,萬萬不可用這種椅子練習,不安全。第一步,先將兩張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在近牆邊或門框處;第二步,坐在靠牆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第三步,躺下仰臥,左腳伸直倚在牆柱或門框上,右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麵,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保持10分鍾(這期間,右腳也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於放鬆髖部的關節);第四步,移動椅子至另一麵,依上述方法,左、右腳互換,再做10分鍾。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拉鬆腰至大腿膝後的筋腱,還有助於拉鬆髖部的關節,並且對大腿內側韌帶及大腿背側韌帶也有拉動,是一種高效的拉筋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高血壓、心髒病、骨質疏鬆症、長期體弱的患者,在拉筋時必須有專業醫生的配合,否則可能會發生危險。
2.立位拉筋法
這套方法非常方便,隨時都可以使用,方法也分4步:第一步,找到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住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開雙臂;第二步,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後,腿盡量伸直;第三步,身體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第四步,以此姿勢站立3分鍾,再換另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3分鍾。
這種方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圍、背部及其相部分的筋腱、韌帶。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療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