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遠西原始森林(4)(2 / 3)

纖細彎拱的樹幹,白色斑駁的樹皮,

高大筆直的樹木,枝椏處鹿角蕨旁逸而出,

虯枝盤旋直上。他們稱這些樹為毛刷盒樹,

角瓣木,海棠樹,澳大利亞紅椿(所有樹名

源自歐洲)——還有紅卡拉賓樹,黃

卡拉賓樹,刺樹,深藍孔樹,樹冠張開

傾斜向前。

頂部樹葉拱起,蔥蔭泛光

吸吮著林中樹根輸送來的水分,

特雷尼亞小溪,從盤古大陸流出,①

從岡瓦納大陸傾瀉而下,②

途經泥石土壤,藍天下之樹蔭處

恒古悠悠,石之深處

擎天大樹,根係發達

清水順根一路暢流

灌溉林蔭參天大樹

鶯啼鳥囀,沉睡初醒

群鳥嘰喳,歡聲喚醒我們——

紅櫸木,卡拉賓樹,毛刷盒樹,彈丸桉,尖葉金合歡樹(桉樹在幹燥、貧瘠的土壤上茂盛地生長著在劣質的土地上探索了整整七千萬年——)但這愈發古老的樹木群落曆經風霜,不離不棄。

樹梢上方,山脊漸現

置身懸崖,向外張望,

端坐於滿是塵土的岩架下

①盤古大陸(Pangaia):該詞源自希臘詞根,pan,“整個的”,gaia,“地球、大地女神蓋婭”。

又稱泛古陸、泛大陸,指假定的古代超大陸,包括三疊紀時期前的地球所有大陸。當大陸漂移開始時,它分裂為勞拉西亞(Laurasia)和岡瓦納(Gondwanaland)兩塊古陸。這一大陸漂移假說是由德國氣象學家、地理物理學家魏根納(AlfredWegener)於一九一二年提出的。——譯者注②岡瓦納大陸(Gondwanaland):指南半球一塊假定性的大陸。根據地殼構造學說,這塊大陸分離成印度、澳大利亞、南極洲、非洲和南美洲。——譯者注那曾是我們生活過的地方。

昆士蘭,一九八一年

眾多公司卷入了對熱帶森林的采伐活動。有些公司開始在密歇根州或太平洋西北部伐木——喬治亞太平洋公司和斯科特紙業公司目前就在菲律賓、東南亞或拉丁美洲使用同樣鮮亮的履帶式牽引車和嗡嗡作響的黃色電鋸。一九八七年夏,在巴西西部的朗多尼亞州——有一部分亞馬遜雨林被改作別的用途,這種混亂的“轉變”(conversion)導致有俄勒岡州麵積大小的林地葬送火海。有時候會聽到這種無知的觀點:現在每個人都是城市居民了。也許真的會迎來這樣的時刻,但此時此刻,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單一群體是那些有著不同膚色,在溫暖地區務農的人們。不久前,這個群體中的大部分人都還生活在樹林裏。深林居住文化曾蘊涵著多種多樣富有成效的生活方式。在人口稀少的時代,刀耕火種的農耕方式循環周期很長,就算再加上采集覓食,人們的生活也不會對生態造成威脅。今天,對森林的肆意砍伐,農業綜合企業的發展以及大規模的水壩項目,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偏僻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在巴西,也可聽到各種各樣的反對聲音。一方麵,國家政府與跨國公司、富有的畜牧行業及大部分窮困農民聯合起來,共同實施發展計劃。另一方麵,公有或私有林業工作人員和科學家一起,聯合當地的小木材公司,森林周邊的農民,環保組織以及在森林中定居的部落,共同抵製森林砍伐。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通常否認“本土所有權”(nativetitle)以及公共森林所有權曆史爭端的有效性,例如,(馬來西亞)沙撈越邦本南族的亞達特法體係①。本南族是一個複雜且具有多維特征的平民群體,他們必須躺在路上才能阻止伐木車隊開進他們的家園,之後還會被當作罪犯送進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