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醒悟(3 / 3)

宋青書看著宋遠橋的動作,目光微閃,武當山的內功是越到後來進境越快,宋遠橋此時已經將近四十,早已經過了打基礎的時候,內力深厚在當今武林之中已可排在頂尖行列了。

前世這時宋青書並沒來此處,想來這一世也是這一年的改變讓宋遠橋頗為滿意今日才會帶他過來見見場麵。

祁天彪三人此時有些發熱的頭腦才冷靜下來,額頭浮上一層冷汗,起身抱拳道:“多謝宋大俠手下留情,告辭!”

宋遠橋與莫聲穀兩人送三人出去,宋青書跟在身後,卻忽覺身後有些異樣,腳步一頓向後麵看去,卻對上對方帶著善意的眼神。宋青書眸光微閃,看對方打扮,再加上腦海中的記憶,將容貌與名字對上號,見宋遠橋並未注意到自己,便閃身退房間。

從屏風走出來兩個男子,一人滿臉嚴肅臉上沒有一絲笑色,是武當七俠第二人俞蓮舟;而另一人,帶著書生頭巾,一身長袍,一副書生打扮,看起來文質彬彬,不過身形健壯,透著一股彪悍之氣。

對於張翠山,宋青書的記憶隻停留在前世張翠山死後那張蒼白的臉上,此時看著張翠山笑的溫文爾雅,整個人顯得儒雅俊朗。心下也是暗讚一聲,麵上卻恭敬的行禮,“二師叔,五師叔。”

俞蓮舟隻如往常一般嚴肅的應了一聲,張翠山卻是笑著答應,當年張翠山離開之時,宋青書不過是五歲的小孩子,如今得見少年風采非凡,心中欣慰。複又想到被擄走的張無忌,神色中添了一絲擔憂。

宋青書靜靜的立在一旁,俞蓮舟一向不喜多言,張翠山因為想到張無忌也沒有說話,一時間三人默默無聲。

沒多久,宋遠橋走了進來,身後跟著殷梨亭與莫聲穀。張翠山上前拜倒,師兄弟久別重逢心情激蕩。宋青書知趣的退了下去,將裏麵的情景拋在身後。

轉眼到了四月初八,張翠山這幾日一直在張三豐閉關外等候,宋遠橋等人也多陪伴在此,把一幹雜事全都推到宋青書頭上。宋青書上一世也是管理過這些的,安排的井井有條不慌不亂,倒是讓宋遠橋等人有些吃驚,但隨即都對武當有如此下一代甚是欣慰。

這日清晨,宋青書依例來張三豐處給宋遠橋等人問好,正欲離去,就聽到一聲清嘯,接著兩扇板門吱呀一聲便開了。

張翠山第一個撲過去,便如一個孩子般嗚咽著叫道:“師父!”

宋遠橋等五人齊聲笑道:“師父大喜,五弟回來了!”

宋青書跟在後麵行禮。

張三豐初一看見張翠山,還以為是自己太思念了看錯了,竟然不敢置信的搓了搓眼睛。待被張翠山撲倒懷中,又聽到宋遠橋幾人的聲音,這才真的確認,他與這七個弟子情同父子,陡然間見到失蹤十年的張翠山忍不住摟著他喜悅的留下淚來。

宋青書眸光微閃,隨即垂下眼,上一世這個時候他並未在場,也就沒看見這幕場景。如今見了也是不覺有些感觸,雖然上一世後來他是死於張三豐之手,但重新回到年少時期,感受到張三豐對他的愛護、教導以及期盼,宋青書本來冷漠的心也是暖了幾分。

初重生之時,他對於死前眾人的冷漠深有怨恨,覺得竟然沒有一人為他說句話,隻覺自己眾叛親離。

重來一次,他才慢慢想清楚,他與陳友諒等人勾結到一起,等同於是背叛了武當,後來又殺了莫聲穀。張三豐對莫聲穀視若親子,武當七俠情同兄弟,要眾人如何不對他痛恨。更何況最後在武林同道之前,太師傅若是不那般做,如何維護武當的尊嚴。

他才恍然醒悟,是他先背叛了武當,武當才會棄了他。

隻是,到底,他還是怨的。

怨眾人的不信任,怨眾人對他的忽視,怨在他走向歧路的時候竟然無人在身後拉他一把。

這一世,他定緩步前行,不偏不倚,對武當他會維護,隻當報答這些年的情誼。但已經冷下來的情感卻是很難回來,雖然,那些還未發生的事隻存在於他一人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