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西村召開“全國農村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的第二天,我們安排到農民家裏吃飯。
毫無疑問,這一頓是江蘇方麵刻意安排的,其中有老書記吳仁寶的用心。作家們進入到天下第一村的農家,可以了解村民們真實的生活情況,親身感受華西村民幸福的家庭生活,看看天下第一村是否名實相符。
我們要去的是老葛家,住兩層樓400多平方的別墅,進得葛家去,老葛和他老婆、母親、還有兒子、媳婦都熱情歡迎,敬煙倒茶。家裏的客廳非常大,裝修豪華,裝有中央空調,52寸大背投液晶電視。老葛是一普通農民,聽人說,過去給老書記吳仁寶開過幾年小車,現已退休在家。我們由樓下到樓上走遍,每一個房間參觀,樓上全是實木地板,衛生間的衛浴設施也都是很高檔的,浴缸是帶按摩的。這一切,裝修、家具、電器,全由村裏負責,甚至床上用品,也就是說,你隻需赤條條搬進家就行了,一應俱全,不由你操心。天下這等好事,讓華西村的農民撞上了,也是前世修來的福呀!
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桌主人老葛陪,客人中有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魯迅文學院院長張健。陪我們吃飯的是華西村村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包麗君女士。包書記是一個能幹的女性。
正開始時,闖進來一個人,長得與吳仁寶書記一個模樣,進來就帶來了笑聲。原來是吳書記的三公子吳協平。吳協平抽煙厲害,一看就是個熱鬧人,他跟張健書記是好友,聽說張書記來了,自然是要來陪的。吳協平給我的名片上寫著華西旅行社總經理,也是江蘇烹飪大師。大家都叫他阿三,他也要我們叫他阿三,他說他在華西村是管吃喝玩樂的。阿三上桌就與張健書記幹了一杯。酒是“華西村”酒,五糧液酒廠生產的。阿三不吃菜就幹進去三杯,張健書記盛情難卻,也隻好舍命陪君子了。包麗君副書記告訴我們,阿三從小就調皮,後來學上了烹飪。他能喝,也出過洋相,有一次酒後開車,把車開到水溝裏去了。阿三說,最像他家老頭的,是他大哥,現是公司副總,他弟弟吳協恩,現是華西村老總,接了父親吳仁寶的班。我在華西村聽到過一個故事,是說10年前,老書記在村裏南苑賓館吃餛飩,發現醬油味不對,采購人員貪便宜買了個體戶的假貨,老書記遷怒於賓館經理阿三協平,讓他停職檢查,在廚房洗了三個月的碗。席間阿三盡講笑話,談笑風生,挨個敬酒並問客人的“出產地”,當得知我是湖北的,便說:“九頭鳥啊!”馬上叫主人:“快拿一碟辣椒醬來!”阿三走南闖北,知道湖北人愛吃辣。但聽他的口氣,可能跟湖北人做生意不愉快。唉,湖北人因“九頭鳥”被汙名化了,也不知是哪些湖北人不自重,在外招搖撞騙,奸狡巨滑,讓所有湖北人跟著背黑鍋。
這天的晚餐十分豐盛,我們還吃到了河豚,主人老葛和阿三吳協平帶著下箸,大家也就不怕什麼毒不毒了。吳協平說這種河豚是絕對無毒的,可以放心大膽地吃。席間主人家的老老少少過來給我們敬酒,讓我們感受到華西農民的熱情與實在。說到現在中心村(另外有5個村是合並的)部分村民由第4代別墅搬進了現在的第5代別墅,達600平方米,有遊泳池和大花園,但是老書記吳仁寶卻還住在三十年前的房子裏。我與包麗君副書記談到此問題,我對她說,其實老書記住最差的房子,沒有必要,完全可以搬到別墅裏去,對他的形象並沒有傷害。但包書記說,她們勸過他無數次,但老書記覺得住在舊房子裏有感情,再說,兩老搬到五六百平方米的別墅裏住不習慣。另外,她說,你沒有到老書記家裏去看,他那牆上,幾麵牆全是與一些領導同誌的合影,他捧為至寶,住在那裏麵心情愉快,還時常說:“我這房子比你們花幾十萬塊錢裝修的價值還要高。”
不知不覺,一頓飯已吃到了月上東山,我們從老葛家出來,華西村華燈齊放,特別是那些塔樓,在燈光下現出它們高大,巍峨、美麗的身姿,屹立在蘇南的原野上,“中國華西村”的霓虹大字在高處閃爍,顯出“天下第一村”的自豪、氣派。大家議論著,感歎著,說像咱們這些人一輩子是住不上華西農民這樣的房子了,這些高智商的所謂作家們,其實連一個農民也不如啊!但是,沒有眼紅,沒有嫉妒,倒是,我們這些關注農民、農村、農業這“三農”的作家們,真的從內心祈願,我們所有的農民兄弟們——無論中部、東部還是西部,都過上華西村這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