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混沌
聽說過“混沌學”的概念嗎?這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但其實混沌的概念和現象早已被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所發覺。所謂混沌就是指在事物發展由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變的過程中出現的混亂、龐雜、無序的現象。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混沌就是天地形成以前宇宙元氣未分、自然合和的狀態。在當今的混沌學研究中,混沌被看作是與決定性現象和隨機性現象相並列的另外一種現象。混沌現象看起來是雜亂無章的,它既不服從牛頓力學的決定性規律,也不遵循統計學的隨機性規律,而是按照混沌的規律進行運轉。研究隱藏在混沌現象深處的混沌規律,正是混沌學的任務。雖然混沌學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還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它的誕生比它的研究結果可能更為重要,它啟示人們要認識混沌的規律,否則的話,隻能遭受更多的挫折。
混沌現象存在於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領域的方方麵麵,正是由於工作中這種廣泛的混沌性使得許多現象不能為人真正清楚地認識,從而使人在工作過程中陷於困惑,從而最終失敗,遭受挫折之痛。因為混沌現象背後的混沌規律是較難認識的,所以在沒有認識它們之前,人們的行動是盲目的、不自由的,思想觀念上往往會陷入深深的迷茫。混沌性還會使得社會生活的各個主體從各自不同的立場角度出發,各行其是,從而最終延誤社會整體利益的實現,導致全局性的失敗。
所以說,盡管刺激性的工作足以讓你心動,但其背後的陰影卻也令人感到畏懼。在麵對複雜工作之前,你確實需要進行心理、智力等各方麵的投資準備,不然的話,失敗與挫折會打擊得你無處可逃。
3.競爭
現代社會除了混沌和具有複雜性之外,它還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要從競爭中尋求效率。對個體的人來說,競爭也格外重要。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失敗,並不是自己的失誤所造成的,而是由於競爭對手的過於強大。如果不是遇到了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你的景況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既生瑜,何生亮!”沒有一介書生諸葛亮,周瑜的個人曆史將徹底改寫。
由於優勝劣汰是競爭的鐵律,所以,在殘酷的競爭中,必然要有失敗者的誕生。就像體育比賽一樣,如果在正常的比賽時間內還無法決定誰是贏家,就要進行加時賽,直到勝利者出現為止。並且現代競爭的發展方向也越來越向著綜合競爭力的較量方向演進。國家與國家之間強調的是包含科技、人口、資源和體製在內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競爭也開始向包含容貌、智慧、個性等多方麵的方向發展。君不見現在的選美嗎?已經不如過去那樣隻看容貌定勝負了,還要有智力檢測與知識問答,光有一隻空皮囊,沒有任何實際內涵也可以成名成家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社會要求越來越全麵的人,現代競爭機製造就越來越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也正是由於現代競爭的這樣一個特點,決定了無論怎樣優秀的人都有機會領教別人的厲害。因為,要想在所有方麵都勝人一籌,在現代社會是越來越不可能了,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你隻有在較好的綜合素質之中突出自己的強項,如果強項不強,沒有一個相對於對手的製高點,你就很難獲得勝利。
對手強大會讓你有更多機會領教失敗與挫折的殘酷,但其實也是在從另外一個角度教你去爭取進步。在體育比賽中,如果是水平懸殊的兩個對手進行對抗,這場比賽肯定清淡無味;如果是頂尖高手之間的過招,它注定會有白熱化的精彩。所以,競爭對手越是強大,越是會給你學習的機會。沒有競爭就不會有改進,就不會有提高,最終這個世界也就不會有發展。所以,盡管就個人的感受來說,誰都不願與強大的人競爭與對抗,但其實呢?你會在精彩中獲得進步與提高!還記得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嗎?實力強大的中國跳水隊在最初的兩場比賽中接連失利,金牌旁落,國內的觀眾無不深為惱火與惋惜。可賽後運動員自己對失敗原因的分析會讓你冷靜下來,她們笑著徐徐地說道:“我們輸得心服口服,今天這個結果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比賽好,我們已經發揮出了我們的正常訓練水平,主要是對手表現得太好了。”所以說,笑迎競爭對手的勝利,你會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裏,如果敗北之後隻顧去傷心哭泣,你就無法在下次重新扳回。
4.個人生理條件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