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鑽石就在腳下(3)(3 / 3)

因此,要想獲得成功的果實,光有想法是不夠的,想好了你得去做。隻有將想法付諸行動,並全力以赴地去做,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的錦標。

丟下不切實際的誓言

古時候有一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他有一個習慣,每次打魚前都要立下一個誓言。有一年春天,聽說市麵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他立下誓言:這次出海隻捕撈墨魚,好好賺它一筆。但這一次魚汛所遇到的都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了岸,才得知現在市麵上螃蟹的價格比墨魚還要高,他後悔不已,發誓下次出海一定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隻能餓著肚皮回來了。他懊悔地發誓,下次出海無論是遇到螃蟹還是墨魚,全部都打。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地遵守自己的諾言,不幸的是,他連一隻螃蟹和墨魚都沒有見到,見到的隻是一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有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饑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隻是一個寓言而已,世上沒有這樣愚蠢的漁夫,但卻有像漁夫那樣愚蠢至極的誓言。

有個孩子挺聰明,平時成績也不錯,他的父親發誓,將來孩子一定要考上一流的大學,而且非清華和北大不讀。結果,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臨近高考時,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連續幾個月,每天睡不到4個小時。成績如何,可想而知。

許多時候,目標與現實之間,往往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必須學會隨時去調整。無論如何,人不應該為不切實際的誓言和願望而奮鬥,而應該為可預見的目標而努力。

重要的是執行

有一群老鼠吃盡了貓的苦頭,整日提心吊膽,不但終日躲躲藏藏的,沒有安全感,而且吃不飽,睡不穩,難以過上安穩的日子。

因此,老鼠群落準備召開全體大會,號召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量對付貓的萬全之策,爭取一勞永逸地解決事關大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眾老鼠冥思苦想,都希望能想出一個上佳的計策。

有的提議培養貓吃雞的新習慣,有的建議加緊研製毒貓藥,有的說……

最後,還是一隻年老的老鼠出了一個高明的主意,那就是給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如果貓一動,就會有響聲,大家就可以亨先得到警報,躲起來。

這一決議被全票通過,但決策的執行者卻始終產生不出來。

“有誰願意去給貓掛鈴鐺?”主持會議的老鼠高喊著,可是沒有任何老鼠敢站出來。後來高薪獎勵、頒發榮譽證書等一係列辦法都提了出來,但無論怎樣,都沒有一隻老鼠願意去,給貓掛鈴鐺的計劃被無限拖延下去。

老鼠能有如此新奇的想法和創意,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不管是什麼困難,隻要敢想,並能夠嚐試著去解決,就有可能得到解決。如果我們連麵對的勇氣都沒有,那怎麼可能走向成功呢?很多事情都已經表明,隻有大膽設想、大膽嚐試,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老鼠的想法雖然新奇,有創意,卻不具備可操作性。老鼠與貓始終是天生的敵人,即使最聰明的老鼠想出最好的辦法,如果沒有執行者,還是等於空談。問題是,大家想出來的決策是大家投票產生的,但為什麼執行者就不能誕生呢?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類似的問題,很多好主意我們無法轉化為行動,很多好決策無法產生現實的意義,這是為什麼?就因為我們缺少執行的能力。而很多事實都已經表明,決策和製度不在於多麼英明,而在於能否實施。方法再新奇,製度再先進,如果得不到貫徹執行,那也是一張空文,沒有任何意義。

在我們碰到新問題出現的時候,隻有打開思路,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才有可能邁向成功。我們都很清楚,發現問題是展開工作的前提,但解決問題才是工作的關鍵和宗旨。所以,在我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後,最應該做的就是盡快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使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比別人更努力

美國《商業周刊》的記者采訪某名企業家:“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比別人更努力!”

“其次呢?”

“比別人更努力!”

“最後呢?”

“比別人更努力!”

由此,你也得到成功的答案--比別人更努力!

努力是成功的捷徑之一,而且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你要想成功,要想做得更好更出色,那麼你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努力。否則,成功不會屬於你。

有些人總是很羨慕他人突然像彗星一樣橫空出世,卻忽視了他人在能夠發光之前所下的工夫、所忍受的寂寞和所挨過的苦難。這些人之所以能跑得快一些,是因為他所付出的努力比別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