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教授曾講起過他的經曆:“在我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覺有許多在校時資質平平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沒有特殊的天分,有的隻是安分守己的誠實性格。這些孩子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不愛出風頭,默默地奉獻。他們平凡無奇,畢業分手後,老師同學都不太記得他們的名字和長相。但畢業幾年十幾年後,他們卻帶著成功的事業來看老師,而那些原來看來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卻一事無成。這是怎麼回事?”
老教授常與同事一起琢磨,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成功與在校成績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和踏實的性格密切相關。平凡的人比較務實,比較能自律,比別人更努力,所以許多機會落在這種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補拙的特質,成功之門必會向他大方地敞開。
成功的人永遠比他人做得更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他們卻在堅持;當別人享受休閑的樂趣時,他卻在刻苦;當別人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時,他卻已投入了工作和學習中。
一個永遠值得我們記住的哲理是:成功永遠不在於一個人知道了多少,而在於他努力了多少。
把小事做好
威廉經理決定在德諾和率迪兩人之間選擇一個人做自己的助理。為了體現民主與公正,威廉經理便決定由全體員工投票選舉。投票結果卻出人意料,德諾和率迪的得票數竟然相同。威廉經理犯難了,便決定親自對兩人進行一番考察,然後再做決定。德諾和率迪覺得這樣做也很公平,便都欣然同意了。
一天,威廉經理在餐廳裏吃飯。用餐時,他看見德諾吃過飯後,把餐盤都送進了清洗間,而率迪呢,吃完後一抹嘴巴,便把餐盤推到了餐桌的一邊,然後起身走了。
又有一天,威廉經理很隨意地走進德諾的辦公室,隻見德諾正在做下個月的銷售計劃,便問德諾:“每次都是你親自做銷售計劃?為什麼不讓下麵分店的負責人去做呢?”
“是的,我總是親自做銷售計劃,這樣我既能從總體上把握,又能做到心中有數。再說,這樣的小事,就麻煩下麵分店的負責人,我覺得也沒有必要。”
威廉經理又背著手踱到率迪的辦公室,率迪也正在看一份銷售計劃。
“這是你自己做的計劃嗎?”威廉經理問。
“這樣的小事我一般都讓下麵的分店負責人來做,我隻管大的銷售計劃。”
“那麼你有成熟的銷售計劃嗎?”
“這個……這個……我還沒有。”
第二天,威廉經理便宣布德諾為自己的助理。
德諾之所以能當上經理助理,主要得益於他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不小看任何一件小事,並且認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也許你會說:“我目標高遠,立誌要幹出一番大事業。”有這樣的雄心壯誌固然好,但要想實現它,你就必須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因為眼前的小事或許正是將來成就偉業的幼苗和基石。試想一下,一個連小事都不願意做的人,他能幹出大事來嗎?
不過對於小事,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但成功者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可是成功者願意,因為他渴望成功。
在公司裏,假如同事們不願意彎腰撿起地上的一枚別針,你要把它撿起來;別的同事不願意去嚐試一項新工作,你要樂意接受它;別的同事不願意去條件艱苦的地方開拓業務,你要勇敢地去,並把事情做得最好。
其實,小事不小,做小事雖然隻是舉手之勞,可就是在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才能體現出你的細心,才能看出你有無成大事的底蘊。
絕不拖延
拖延是一個善於製造許多誤區的惡魔,它會將你的生活和工作拖入泥潭,使你無法自拔。很少有人能坦率地承認他們是不拖延的,這種心態從長遠來說其實是不健康的。它實質上是一種神經官能症的情緒副作用的固定行為模式。如果你覺得你有拖延習慣並喜歡這樣做而且又沒有負疚感和焦慮感,那麼,總有一天你將發現:正是拖延使你期待已久的成功和幸福遲遲不能到來。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有著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一切的憧憬、理想與計劃,迅速地加以執行,那麼我們在事業上的成就不知道已取得多少了!然而,人們往往在有了好的計劃後,不去迅速地執行,而是一味地拖延,以致讓一開始充滿熱情的事情冷淡下去,使幻想逐漸消失,使計劃最後破滅。
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決斷,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日的理想,今日的決斷,今日就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日,因為明日還有新的理想與新的決斷。
拖延的習慣往往會妨礙人們做事,因為拖延會磨滅人的創造力。有熱忱的時候去做一件事,與在熱忱消失以後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難易苦樂要相差很大。很多有天賦的人本來很有希望成功,但因為他們喜歡拖延,缺乏幹事的熱忱而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
放著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後去做,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足以把你幾天的工作做好。有些事情在當初來做會感到快樂、有趣,如果拖延了幾個星期再去做,就會感到痛苦、艱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