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鑽石就在腳下(7)(3 / 3)

每個人都渴望慷慨解囊、無私奉獻,包括愛、同情、尊敬和物質財富。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我們就像孩子似的,都希望自己的勞動不需要報償,純粹是為了表示愛。與此同時,我們希望給予別人豐厚的報酬,這種報酬比他們期待得到的還要多。然而,真正的涉世深者都認識到適當的節製是必要的,對人切不可過分地表示同情。同情是一種良好的心態,而不是盲目地去為別人做多少好事。為了做到與人為善,務必抑製自己過分行善的欲望。同樣的道理,聰明的父母都知道,控製自己過度嬌縱和溺愛孩子的迫切心情,是促使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方法。他們十分明白:必須把自己的愛心控製在一個範圍內,才能使善心得到應有的回報。

貧困但不潦倒

一位富甲一方的企業家到西南某省的一個貧困地區考察。當他目睹當地一戶貧困人家吃飯的情形時,禁不住落淚。原來這戶人家全家老小吃飯裝飯的碗,竟是幾隻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一雙筷子也沒有,吃飯時都是直接用手抓。

菩薩心腸的企業家無比同情,便許諾給這戶人家物質的幫助。可是,當他走出他們的家門後,又馬上改變了主意。他看到這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一位記者到一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女工家裏“送溫暖”。這位女工的男人早幾年病逝,欠下了好多債,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有殘疾。女工微薄的薪水養3個人,還要還債。但記者在見到這位女工時,卻發現她瞼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一樣明朗:漂亮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灶間的調味品盡管隻有油、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卻擦得幹幹淨淨。記者進門時,女工遞給她的拖鞋,鞋底竟是用舊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舊毛線織出帶有美麗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

女工說,家裏的冰箱、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送給她的,用得蠻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幹活……

同樣是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直麵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抗爭,兩種境遇確實讓人欷歔。

貧困是一種物質狀態,潦倒是一種精神狀態,貧困是物質上的潦倒,潦倒卻是精神上的貧困。貧困潦倒經常被聯係在一起,就是因為人的精神被貧困擊垮了。如果你的精神不被外界左右,那麼即使貧困,你也可以不潦倒,做一個快樂之人。

尊重所有的人

小楓曾經在美國的一家快餐店打工,有一天,她錯把一小包糖當做咖啡伴侶給了一個女顧客。女顧客非常惱火,因為她很胖,正在減肥,必須禁食糖和一切甜點心。她大聲嚷嚷,簡直把那包糖當成了毒藥:“哼,她竟然給我糖!難道她還嫌我不夠胖?”

那時,小楓完全不懂減肥對美國人有多麼重要,她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這時,黑人女經理聞聲而來,她在小楓耳邊輕輕地說:“如果我是你,馬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給她,並且把錢退還給她。”

小楓照著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顧客哼哼幾下就不出聲了。這件事是快餐店的一次小事故,小楓等著經理來批評自己。可是,她隻是過來對小楓說:“如果我是你,下班後我會把這些東西認認真真熟悉一下,以後就不會拿錯了。”

不知為什麼,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令小楓十分感動。後來,她在學校上課,在其他地方打工,才發現,老師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對你提出不同意見,明明是批評你,但是他們很少有人會直截了當地說“你怎麼做成這樣?”“你以後不能這麼幹!”而常常是委婉地說:“如果我是你,我大概會這樣做……”這使人不感到難堪,不感到沮喪,反而讓你感到有那麼點溫暖,那麼點鼓勵。仔細分析,他們說的話隻是多了那麼幾個字“如果我是你……”,就一下子站到了對方的立場。大家一平等,情緒自然不會對立,溝通更容易進行。

那時小楓反複想,奇怪,美國人怎麼就這麼會做人?他們真會說話。後來碰到一件事,使小楓有了新的認識。有一次,她去好萊塢一個美國演員家做雜工。女主人給他布置完工作,突然問她:“我能夠吸煙嗎?”小楓吃了一驚,說:“你是在問我?”她說:“是啊,我想抽支煙。”小楓說:“這是你的家呀,怎麼還要問我?”她說:“吸煙會妨礙你,當然應該得到你允許。”小楓趕忙說:“你以後不用問,盡管吸好啦!”

她這才拿起煙把它點燃。那天,小楓愣了許久,也想了許久。怎麼這麼奇怪?一個人在自己家裏抽煙,還要溫文爾雅地來征求一個清潔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然而,小楓不得不承認,那一刻,她非常高興,非常感動,因為,自己被當做一個真正的人來尊重。

人類行為有一條重要的法則,那就是:“尊重他人,滿足對方的自我成就感,對方也會尊重你並滿足你的需要。”就像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所說:“人類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別人的重視。”如果你遵循了這一法則,就會給自己創造出和諧、快樂的人生;如果你違反了這條法則,就會陷入無止境的挫折和沮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