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帳裏的那台小電扇一麵不停地來回搖著頭,一麵像往日一樣嗡嗡地叫著,與往日不同的是那嗡嗡的叫聲卻失去了往常的催眠功能,我一夜輾轉反側不能入眠,腦子裏想到的全是那句話:“我一定要給兒子提供他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一切!”從那時起,這個理想激勵著我的拚搏和奮鬥,從沒間斷過。
2004年的父親節,已經在美國國務院工作的兒子從美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館給我寄來一張問候的賀卡,上麵寫著:親愛的爸爸,謝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撫摸著那張薄薄的賀卡,回憶起自己坎坷不平的奮鬥和拚搏,不由得思緒萬千,心裏默默地對在遠方的兒子說:“飛飛,謝謝你二十多年前的哭聲。”
沒有戰略的理想隻是空想
一旦理想形成,隨之而來的是實現理想的戰略計劃。戰略這個詞常常用在商場和戰場上,其實人生如戰場,要想成功必須要有成功的戰略。自從我形成“一定要給兒子提供他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一切”的理想以後,很快就擬出了實現自己理想的重要戰略計劃:出國留學。因為我知道國內當時的環境很難能讓自己如願以償,而孩子卻在一天天長大,時不我待!自己的英文基礎不錯,這無疑是一個優勢。當時出國留學雖然才剛剛開始,各種約束和規定很多,能否成功並不在自己的控製中,但我經過反複的考慮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在當時尚未有很多人行走、風險很大的自費留學的崎嶇小道。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
我和太太的親友中,凡是沒有出國的幾乎都無法讓自己的下一代真正地超越自己。有的父母親為了讓兒子結婚不得不讓出自己的住房;有的為了孩子的工作四處奔波求人幫忙;有的為了讓孩子能自費出國留學(整整比我晚了一輩)不惜傾家蕩產甚至舉債籌措學費。每當看到這些又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時,我總會慶幸當初的決策。
都說人生如旅途,那麼引導我們如何在人生旅途中走好的就是我們的理想。理想好比是地圖,沒有它連自己要到哪裏去和該走哪條路都不知道,又怎麼能走好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