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理想,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 / 2)

理想產生於孩子的哭聲中

理想的形成常常和人生的獨特經曆或某種刺激和靈感有著密切的關聯。我看過一個電視節目,介紹的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從小立誌研究鯨魚,並傾畢生精力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使他當初形成自己理想的卻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他和家人在海邊度假時,親眼目睹當地漁民們在海灘上對剛剛捕到的鯨魚開膛破肚、血流滿地、慘不忍睹的景象,受了很大刺激的他發誓一定要了解鯨魚,研究它們,保護它們。

我的出國留學以及後來在美國商界的拚搏與成功,和這位科學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在那一瞬間我立下了誓言,而那從來沒有用筆墨書於紙頁、寥寥可數的幾個字,其實就是我為之奮鬥追求了二十多年的“遠大理想”,也就是英文裏常常說的“vision statement”,時髦的說法就是願景:“我一定要給兒子提供他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一切!”

那是發生在1982年秋天的一件往事:吃過晚飯後剛剛兩歲的兒子飛飛像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去隔壁家看電視了。我們的鄰居王偉偉在南京手表廠工作,他的太太是省歌舞團的舞蹈演員。當時他們是我們那棟樓裏第一個買了電視機的人家。要說當時我和太太的收入也不比他們的少,不過王偉偉的父親是一個退休老幹部,時不時地補貼小兩口一些,而我卻常常將整月的工資拿來買英語書籍,所以和我們的鄰居相比生活上就多少有點捉襟見肘了。好在他們夫婦人都挺隨和,孩子每天去看電視他們從來不嫌煩,他們的女兒麗麗也和我們的兒子飛飛很玩得來。

“嘭!嘭!嘭!”突然我和太太聽到敲門聲和飛飛在門外的哭聲。太太匆匆忙忙地打開門把兒子摟在懷裏,一邊為他抹眼淚一邊問他:“怎麼啦?怎麼啦?快告訴媽媽!”孩子在媽媽的懷裏找到了一絲安慰,一邊抽泣一邊訴說了他的委屈。原來兩個孩子正在看一個電視連續劇,正看到精彩之處麗麗突然把電視調到了另外一個她喜歡的兒童節目頻道,飛飛畢竟小不知道在別人家看電視當然要“客隨主便”,和麗麗爭執起來,結果還是麗麗占了上風。這件事本來沒什麼,孩子在別人家看電視已經很麻煩人家了,看什麼台理所當然要依主人的女兒。

太太一邊哄孩子一邊給他講這個道理。“那我們家為什麼沒有電視?我也要個電視機!我也要個電視機!”我和太太麵麵相覷,無言以對。按當時的條件想買個電視機是何等的奢侈!看著孩子稚嫩的小臉蛋上如同斷了線的淚珠,一個年輕父親的心在流血!我為自己花去家裏每月所剩無幾的結餘而愧疚。夜深人靜,我和太太坐在蚊帳裏熱烈地討論著孩子今後的前途,商量要不要去賣血給兒子買個電視機,太太執意不肯。她說孩子今後需要的還很多,光靠賣血根本不是個辦法。“不管怎樣,我一定要給兒子提供他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一切!”我緊緊地握住妻子的手,看著早已熟睡的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喃喃自語:“我一定要給兒子提供他健康成長所需要的一切!”算是同意了妻子不讓我賣血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