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把握良機(15)(3 / 3)

當然,大的社會環境是我們普通人所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到的隻有改變自己身邊的小的生存環境。

某音樂學院的一個大學生,被分配到一家企業的工會做宣傳工作。剛一開始,他很苦惱,認為自己的專業才能與工作不對口,在這裏長幹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會耽誤,而且天長日久,自己的專業也可能被荒廢。於是他四處活動,想調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中去。可是,幾經折騰,終未成功。之後,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他發誓要改變"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狀況。他找到單位工會主席,提出了自己要為企業籌建樂隊的計劃。正好這個企業剛從低穀走出來,扭虧為盈,為謀求發展,想大張旗鼓地宣傳企業形象,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計劃。這回他來了精神,跑基層、尋人才、買器具、設舞台、辦培訓,不出半年,就使樂團初具規模,兩年以後,這個企業樂團的演奏水平在全市已是一流,而且堪與專業樂團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較高的樂隊經理。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環境,化劣勢為優勢,不但開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養了自己的領導管理才能,為他以後尋求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環境作用於人,人也反作用於環境。環境是可以改變的,也可以點化提升。1984年,美國總統裏根訪華取得成功,裏根決定舉行臨別答謝會。按照常例,臨別答謝會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但剛開業不久的長城飯店決定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他們說服了美方,承辦了這次宴會。答謝會當天,500多名外國記者來到長城飯店現場采訪,國內外數億觀眾看到了長城飯店,不僅做成了生意,而且讓裏根總統為自己作了廣告,轉眼間聞名海內外。

長城飯店最初出世自是默默無聞,飯店的經營者做起事來自是束手束腳,鴻圖無從展開。而一旦請了美國總統前來,並承辦宴會,各路神仙自然飛來,有鳳來兮,自然是名氣漫天飛,身分倍增。搭好了這個舞台,提升了整個飯店的大環境,飯店的經營者又何愁大業不成?

是啊,人們不是都相信"山不在高,有神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嗎?如果不便於選擇更好的環境,那麼你又何妨自己奮鬥成為"臥龍"、"鳳雛"呢?即使沒有這樣的能耐,不是還可以請聖賢名人來為自己"蓬蓽生輝"麼?

選擇環境是最高境界

《野獸之美》的作者納塔莉·安吉爾認為:人類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是因為與地球上其他許多鳥獸蟲魚天地萬物始終協調。芸芸眾生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生存的秘密,同樣也有其興衰的悲歡和滅絕的宿命。

人是環境選擇的結果,但是人的進步讓人能夠主動選擇環境。在新世紀,人的基本物質條件及人身自由得到保障後,任何人都可能在商業環境裏創造很大的成就,這取決於一個人對商業環境的認知,以及選擇、創造環境的切入角度和力度,這一切源於一個人的認知、心胸和眼界。

所以在這裏,我們應該進一步說明,適應環境其實並不是我們利用環境資本的最佳方式。適應環境大多是我們在無法改變現狀情況下的一種無奈選擇,比如我們年幼時,是無法改變家庭環境的;作為普通個人,我們是無法改變大的時代環境的。而事實上,在你能夠選擇的範圍內,積極主動地選擇對個人有利的發展空間才是掌控環境資本的最高境界。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輔佐秦始皇統一並管理中國,立下汗馬功勞。可鮮有人知,李斯年輕時隻是一名小小的糧倉管理員,他的立誌發憤,竟然是因一次上廁所的經曆。

那時,李斯26歲,是楚國上蔡郡府裏的一個看守糧倉的小文書。他的工作是負責倉內存糧進出的登記,將一筆筆鬥進升出的糧食進出情況,認真記錄清楚。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李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糧倉外的一個廁所解手,就這樣一件極其平常的小事,競改變了李斯的人生態度。

李斯進了廁所,尚未解手,卻驚動了廁所內的一群老鼠。這群老鼠個個瘦小幹枯探頭縮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髒又臭,讓人惡心之極。

李斯看見這些老鼠,卻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糧倉中的老鼠。那些家夥,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糧倉中大快朵頤,逍遙自在。與眼前廁所中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人生如鼠,不在倉就在廁,環境不同,命運也就不同。自己在這個小小的上蔡城裏這個小小的倉庫中作了八年的小文書,從未出去看過外麵的世界,不就如同這些廁所中的小老鼠一樣嗎?整日在這裏掙紮,卻全然還不知有糧倉這樣的天堂。

李斯決定換一種活法,第二天他就離開了這個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學大師苟況,開始了尋找"糧倉"之路。20多年後,他把家安在秦都鹹陽丞相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