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把握良機(18)(2 / 3)

他為此專門找股東摩根,談出了自己的新打算:"我計劃進行一個百萬元規模的投資,建貝亞默式5噸轉爐兩座,旋轉爐一座,再加上亞門斯式5噸熔爐兩座。"

"那麼,工廠的生產能力會怎樣呢?"摩根問道。

"1875年1月開始工作,鋼軌年產量將達到3萬噸,每噸製造成本大約69元…"

新設備投資額是100萬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相當於成本……

"比股票投資還贏利。"卡內基補充了一句。

在摩根的合作下,股東們同意發行公司債券。

有了資金,卡內基的宏偉計劃開始實施,各項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1875年8月6日,卡內基收到第一個訂單:2000支鋼軌。與此同時,他新建的熔爐也點燃了。

每噸鋼軌的總成本不過才566元。這比原先的預計的69元便宜多了。卡內基興奮不已。

1881年,卡內基與焦炭大王費裏克達成協議,雙方投資組建佛裏克焦炭公司,各持一半股份。

同年,卡內基以他自己三家製鐵企業為主體,聯合許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內基公司。

卡內基兄弟的鋼鐵產量占全美的1/7,並逐步向壟斷型企業邁進。

1890年,卡內基兄弟吞並了狄克仙鋼鐵公司之後,一舉將資金增到2500萬美元,公司名稱也變為卡內基鋼鐵公司。不久之後,又更名為US鋼鐵企業集團。

審時度勢、堅忍不拔的卡內基終於取得了成功。在這時,南北戰爭結束,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南方種植園主以及後來的美國經濟大蕭條,都成了卡內基逆流而上大量賺錢的最大資本。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國亞默爾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發上看報紙,突然,一則短訊讓他雙眼圓睜:"墨西哥將流行瘟疫。"

這位老板立刻推測,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從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兩州傳入美國,而這兩州又是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基地。這兩地一旦瘟疫盛行,那麼全國肉類供應必定緊張。於是,在證實了這個消息的可靠性之後,他傾囊購買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的生豬和牛肉,並及時運往美國東部。不出所料,從墨西哥傳來的瘟疫蔓延美國西部幾個州。美國政府立即嚴禁這些州的食品外運。於是美國全境一時肉類價格暴漲,肉類奇缺。

亞默爾公司數月內淨賺900萬美元,一時占盡風光。

如果你能在時機來臨之前就識別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那麼,幸運之神就降臨了。機遇總是永遠偏愛那些有先見之明又能及時行動的人。

1973年,英國利物浦市一個叫科萊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位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那年,這位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的難題。

當時,科萊特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來這裏是求學的,不是來鬧著玩的,再說對Bit係統,博士才教了點皮毛,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

10年後,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係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成為博士後;那位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豪;1995年,科萊特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著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傳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認為,隻有具備了精深的專業知識才能創業。然而,世界創新史表明:先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才從事發明創造的人並不多,不少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就是在知識不多時,就直接對準了目標,然後在創造過程中,根據需要補充知識,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沒畢業就去創業了,假如等到他學完所有的知識再去創辦微軟,他還會成為世界首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