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把握良機(19)(2 / 3)

條件的配合是指客觀環境和創造機遇者的主觀條件互相配合。首先是客觀因素的變化,造成有利的投資環境。例如經濟複蘇,人口激增,可用的土地有限,造成地價急漲,這是把資金投入地產市場的有利環境。其次是指創造機遇具備足夠的條件去利用這個有利的環境,例如買地、發展土地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以及個人的眼光、膽識和決斷力等。最後是指主、客觀因素剛好配合,例如,在地價快要急漲時,先已預見這個趨勢,又具備投資的各項條件。

現在,停止抱怨,仔細看看你周圍到底有沒有機遇。如發現有機遇立即行動,如暫時沒發現機遇就應當為機遇的來臨創造條件。能穩操勝券者從不等待幸運女神來敲門,他們深知所謂幸運其實是自己創造的。事業有成的人也知道黴運是消極思想所形成的。反之,開放而樂觀的態度能造成良性循環,製造出更多的幸運。

愛默生甚至說:"隻有膚淺的人相信運氣。堅強的人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規則。"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這比坐待好運從天而降可靠多了。

如果某人一生的血汗成果在意外中毀於一旦,我們自然會說他運氣不好;但他沒有防範於未然,是否該為自己的不幸負責呢?又或者,這次打擊能迫使他痛定思痛,東山再起,壞運之說就不可信了。

許多好運是由勤勉和正確的判斷形成的;運氣不好,往往是不夠努力或觀察力不佳的結果。真正想成功的人,不會隻是坐下來怨天尤人,埋怨運氣不佳。他會檢討自己,再接再厲。

勤勉與判斷力強的人沒有暴起暴跌的危險,他們的成功是持久而可靠的。年輕人常懷夢想,這點無可厚非,但如果把夢想轉變成對好運的期盼,就與成功背道而馳了。隻有努力與多動腦筋才是最可靠的。

當然,人人都希望好運長伴。但天地乾坤有陰有陽。既然有好運就一定有背運。有鴻運高照就有禍不單行。它們會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時段前來拜訪。巴爾塔沙·葛拉西安說:當你運氣好時要為時運不濟時做準備。夏天時就儲備過冬的物資是明智之舉,而且這時做準備也更容易一些。鴻運相伴時,獲得他人恩惠的代價較小,而且遍地都是你的朋友。未雨綢繆總沒錯,身陷逆境時一切都會變得價格不菲而一切又都會缺乏。保持一群朋友和對你感恩戴德的人;有一天你會發現,現在看上去不重要的人其實很有價值。

在困境中尋覓、等待機遇

劉墉曾經因為有幾個大學生登山迷途喪生而訪問某位登山專家。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登山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

"往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爆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隻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

迎向風雨,才能在風雨中求得生存的機會,迎向風雨,也就是迎向機遇;而逃避風雨,反而很可能在風雨中喪生。很多情況下,機遇藏身於變化危機之中。危機給人帶來緊迫感,但因為有了變化,也就同時帶來機遇。智慧、勇敢而冷靜的人不在乎身處困境,不怕危機,會從危機中尋覓生機,並從中抓住最佳的機遇。

約翰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經營一座農場,當他因為中風而癱瘓時,就是靠著這座農場維持生活。

由於他的親戚們都確信他已經是沒有希望了,所以他們就把他搬到床上,並讓他一直躺在那裏。雖然約翰的身體不能動,但是他還是不時地在動腦筋。忽然間,有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海,而這個念頭注定了要補償他的不幸的缺憾。他把他的親戚全都召集過來,並要他們在他的農場裏種植穀物。這些穀物將用作一群豬的飼料,而這群豬將會被屠宰,並且用來製作香腸。

數年間,約翰的香腸就被陳列在全國各商店出售,結果約翰和他的親戚們都成了擁有巨額財富的富翁。出現這樣美好結果的原因,就在於約翰的不幸迫使他運用從來沒有真正運用過的一項資源--思想。他定下了一個明確目標,並且製定了達到此一目標的計劃,他和他的親戚們組成工作團隊,並且以應有的信心,共同實現了這個計劃。別忘了,這個計劃是因為約翰中風之後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