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1 / 1)

正因為白石詞具有獨特的思想價值和很高的藝術魅力,所以後世整理者眾多,其版本在宋人詞集中可稱首屈一指。夏承燾先生《白石詞版本考》雲:“白石詞刻本,可考者十餘,若合寫本、影印本計之,共得三十餘本。宋人詞集版本之繁,此為首舉矣。”這既是薑集整理有利之處,又增加了薑集整理取舍之難。據夏承燾先生考證,南宋嘉泰二年壬戌(1202)的錢希武刻本應是最早的白石詞刻本。因為其時白石尚在,而刻印者錢氏又是白石的世交,故夏先生推論此為白石的手定稿。以後版本沿革的情況頗為複雜。大致說來,元、明兩代三百年,白石詞刻本因各種原因未能廣泛傳播。直到號稱詞學複興的清代,白石詞的“清空”、“騷雅”大行於世,自乾隆開始,有薑文龍等多種刻本問世。其中如乾隆陸鍾輝刻本《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別集》一卷,張奕樞刻本《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別集》一卷,王鵬運輯《四印齋所刻詞》本《白石道人詞集》三卷《別集》一卷,都稱善本。

除詞作全集以外,將白石詞入選的選本極多。最早的有黃昇《花庵詞選》,其時距錢刻本問世後四十餘年,選本中收白石詞三十四首,並對各詞小序加以刪削。據張炎《詞源》下記載,南宋時還有《六十家詞》選本,惜乎已佚。現在我們見到的《宋六十名家詞》是明毛晉輯本,內有《白石詞》一卷。還有明抄《宋元明三十三家詞》、《宋二十家詞》中《白石先生詞》一卷,此外,朱彝尊輯《詞綜》、萬樹《詞律》均收有白石詞。

近現代以來,有多種箋注、輯評本問世,其中夏承燾《薑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中華書局1958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版),附有《版本考》、《行實考》、《白石道人歌曲校勘表》、《各本序跋》、《輯評》等,用力尤勤,是白石研究領域的雄關重鎮。此外,筆者尚見到夏承燾、吳無聞《薑白石詞校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劉乃昌《薑夔詞》(中國書店2001年版)、韓經太、王維若《薑夔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等,這些版本各具特色,給筆者的整理工作以很大的幫助。

回憶三十二年前,詞壇泰鬥夏承燾先生為避地震小住長沙,時筆者還是一個搬運工人,承夏老不棄,諄諄教誨,親改論文。在夏老及諸前輩的關心下,筆者考取武漢大學研究生並走上教學、科研崗位,以後凡到北京出差,都要到朝陽門天風閣拜謁夏老,夏老多談及白石詞的問題,咳唾珠玉,至今難忘。這些往事也算是我與白石詞的因緣吧。此書原文謹依據夏老《薑白石詞編年箋校》本收錄。校記、箋注、輯評、評析諸項,參照前修研究,融彙個人心得編撰而成。其中尤其是注釋方麵,同乎所同,一般不標舉,然創業難而因仍易,飲水思源,敬意永駐。附錄收有白石現存版本錄要、薑堯章自敘、夏承燾先生《白石輯傳》,供廣大讀者欣賞、學習、研究白石詞之需。

最後,由於筆者學識陋劣,衷心地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陳書良於長沙聽濤館書寓

2008年9月

(此文係《薑白石詞箋注》前言,該書由中華書局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