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這是我的故鄉卻不是我的故鄉(2 / 2)

走了一會兒,終於來到村子中央一片寬敞的地方,那兒有很多人聚聚在一起,在場子前麵有一棟木頭房子,二樓上站著三個人。

居中的老者披著一件綠色的軍大衣,頭上戴著綠色的嶄新的軍帽,手中抓著一個大大的水煙筒。

水煙筒?

張曉東的瞳孔收縮了一下,這是一個明確的指向。

前世的張曉東曾經去過很多地方,大致見過這水煙筒,那是西南一帶的人所獨有的。而且前世自己也是這一帶的人。難怪剛才這些人的方言他能夠很順利的聽懂!

張曉東大致知道了自己身處的地方的大概位置,然後又把眼睛四處去張望。

從四麵八方聚聚而來的人們,清一色的藍色或者個灰色的中山裝,偶爾還有的衣服前麵的紐扣是用布做的,也叫對襟,但不是褂子。

這明這些人的生活條件很差,而且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可這些人和這個地方他沒有一個認識的,也就是這兒不是自己曾經的故鄉。

張曉東這般想著。

他的前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生人,有記憶之後,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破舊的村莊和衣著顏色統一,一樣破舊的人們。

而這時候,張曉東也站在了人群當中,他湊近了看就能判斷出,這些人普遍的麵黃肌瘦,牙齒黃黑。他在這麼多人中搜尋,既然沒有發現一個胖子,不巨胖,能夠有肉嘟嘟的臉的都沒有。

正納悶,廣播裏麵的歌曲驟然停止,接著就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今召集大家過來,有兩件事著急要辦!”

張曉東抬起頭來,話的正是木樓二樓上站著的那三個人中間的那個老者。

接著,張曉東的眼睛看到了木樓一樓門口掛著的一個紅色油漆手寫的木頭牌子,上麵用仿宋字寫著“東山公社石頭寨大隊”九個大字。

張曉東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這幾個字太能明問題了,這還是公社時代?隻是具體的時間和地方還是確定不了。

張曉東也不著急。

他不是那種傷春悲秋,裝逼的矯情之人。

他知道,重生,穿越這種事情,都是單向的,沒有返程的可能性,也就是,此刻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很淡定的接受現實,然後想辦法搞清楚眼下的一切,好好的活下去。

至於什麼懷念過去,牽掛親人一類的,此時此刻太虛假,太矯情,那不是張曉東這一種人所應該做的事情,那些都毫無意義。

他知道,眼下的地方是自己現在的故鄉,卻不是自己曾經故鄉。眼前的故鄉現在來是陌生的故鄉,他隻能努力的去適應它。

想到這兒,他一邊仔細聽著老者的話,一邊努力從這具身體的記憶中搜尋一些記憶。

可搞了半,他才清楚,自己現在的靈魂來到了這具身體裏麵,占據了肉身,而肉身過去的靈魂早已經消散,連記憶都沒有留下一點兒。

他隻能抬起頭來專心聽上麵的老者事兒,來一步一步慢慢了解這個村莊,這個時代。

“第一件事,上麵撥給咱們大隊的補助糧已經下來了,今早拉到大隊來了!”老者慢悠悠的道。

“書記,上麵給了多少糧食啊,夠吃到什麼時候啊?”下麵一個粗嗓門迫不及待的問道。

“玉米一百四十公斤,大麥二百公斤,麥一百八十公斤,省著點,可以扛過去這個冬了!”書記的聲音依舊低沉,但不容置疑,清晰的傳到了大家的耳朵裏麵。

所有人的臉上都掛著沮喪,完全沒有有了糧食的喜悅。

張曉東聽到身邊的一個人開口:“全大隊五百多戶人家,將近三千人,就這點糧食,怎麼扛?”

他的話明顯的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場麵一時間喧囂了起來。

站在書記旁邊的一個壯碩男子,大聲嗬斥大家保持安靜,聽書記講話。

場麵終於安靜了下來,上麵的書記接著道:“少是少了點,可大家要理解,那麼大個國家,那麼多的大隊,都等著國家,能分到這些已經不錯了。”

頓了頓,書記接著道:“咱們大隊是學大寨的先進,要繼續發揚精神,支持社會主義建設!”

張曉東的眼前一亮,“公社大隊,學大寨?”時間又確定了一些。

“看來穿越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這是個技術活!”張曉東心中想著,得虧自己前世是學文科的,對大概的曆史有些了解,不然,現在就要抓瞎。

上麵書記並不理會大家的沮喪,接著後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