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如何提升你的社交深度(19)(1 / 3)

生活中,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嗜欲成癖了。如能減少一分嗜欲,就減少一分苦惱,也就多了一分真趣。人能做到絕嗜棄欲,苦惱也就會漸漸消失,天機也就會慢慢健全。思慮足以傷神,嗜欲足以傷身。所以老子說:"見素抱撲,少思寡欲。"黃石公說:"杜絕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這樣可以免除各種牽累。"又說:"最痛苦的缺點,莫過於欲求太多。"宗教家教導人們修心養性,躬身處世,保身養世之道,其宗旨在於節製嗜欲,減少思慮,棄除煩躁,杜絕塵勞,省精保神,煉性全真。寥寥數語,做起來卻不容易。然而它的基本功夫,也是最初的入門要訣,全在"平淡"二字。

在一個到處充滿了誘惑的紛繁世界裏,欲望是可卡因、是美酒,而平淡是礦泉水、是清茶。安守平淡的生活,並且能以平淡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誘惑和幹擾,讓自己的靈魂安然如夢,這樣的人,於別人是湖泊一樣的寧靜,於自己是雲朵一樣的輕鬆。

安守平淡,並不是不求進取,並不是無所作為、放棄追求,而是以一顆平常的心態來安然對待人生。諸葛亮說:"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隻有過著一種恬淡寡欲的生活方式,心境才能冷靜、思慮才能悠遠。平淡,能使人心靜如明鏡,少受災難。

古代有位哲士,曾經賦詩說:"隨宜飲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也緩身。未必得年非瘦薄,無妨長福是單貧。老龜豈羨犧牲飽,蟠木寧爭桃李春。隨分自安心自斷,是非何必問閑人。"

一位原不識字,後因悟道而會做詩的石匠吟詠道:"省事心常逸,無營心更忘。庸人多自擾,癡客為人忙。性癖交遊少,疏狂與趣長。日長無俗事,高枕樂羲皇。"

《福壽全書》中說:"萬種疾病的毒根,皆源於一個濃字。濃於美色,就會產生虛弱的毛病;濃於貨利,就會產生貪婪的毛病;濃於功利,就會產生造作的毛病;濃於名聲,就會產生偏激的毛病。唉!濃這個病毒對人的傷害太深了。怎樣化解這個病毒呢?我這裏有一個藥方,它的名字叫‘平淡’!"

《多少箴》中說:"少飲酒,多喝粥。多吃蔬菜,少吃肉食。少開口,多閉目。多梳頭,少思慮。少群居,多獨宿。多藏書,少積玉。少求名,多忍辱。少求福,多行善。少煩惱,多歡笑。少動念,多修行。便宜不可再得,好事不如無。"

《坐忘銘》中說:"常沉默氣不傷,少思慮燭閃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不求無媚無諂,不執可圓可方。不貪即是富貴,不苟何懼公堂。"

人生最大的煩惱。不在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壞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形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下,人容易產生自卑、疑懼和對環境的戒備及內心的緊張。

對那些太急於求利、或急於求功的人們來說,他們有必要學會一份"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就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鬆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過分地求全苛刻。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確、要勝利、要超然;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輕鬆平淡"。

對富貴看得淡。富貴就不足以動心誌;對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動心誌;對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動心誌。像這樣就可以隨運而行,因順而住,隨處而得。隨遇而安;可以一無所有,逍遙自在。

對金錢、名譽、地位要保持理性

華盛頓之所以被美國人尊稱為國父,一方麵是他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一方麵是他不戀權勢,適可而止的領導風範。華盛頓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將滿時就想激流勇退,但朋友們都勸他留任,他們都說,隻要華盛頓繼續領導美國,"南北雙方將團結一致"。1792年,華盛頓在第二屆總統選舉中再度當選。第二屆總統任期期滿後,華盛頓看到國內形勢大好,國家經濟走勢穩定,政府機構體製完善,同歐洲特別是和英國的外交關係發展順利。因此,他決定隱退。盡管當時美國朝野上下要求他再次競選連任的呼聲很高,但華盛頓堅決拒絕接受第三次總統候選人的提名。1796年12月,約翰·亞當斯當選為美國第三屆總統。1797年3月4日,亞當斯在臨時首都費城宣誓就職,儀式結束後,華盛頓離開了辦公室,去老家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