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李”相助(1 / 2)

一天,她去敬老院找老人們聊天。當她走進大門時,看到一男一女兩位老者,早她幾步也走進大門。一搭話知道這兩位老者也是來敬老院找老人們聊天的。並知道他倆還是敬老院老人們的常客。還得知兩位老人是夫妻,還是自己的房東。兩位老人告訴她,當她剛來入住時,他倆曾幾次去拜訪她,可是幾次都沒有見到她,後來他們便打消了念頭。他們之間見麵的機會漸漸多了,談話也漸漸多起來,並且談得越來越投機。梅花對這兩位老者有了清楚地了解;知道兩位老者都姓李,都已過了花甲之年,都是工廠退休人員。女的是退休工人,男的是退休幹部(曾經是廠裏工會主席),梅花於是稱女的為李姐,男的為李主席。這一稱呼是他們距離一下子接近了許多,梅花還知道李姐和李主席是一個村裏,孩子時一起,大一點一起上學,又一起考上省城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後雙雙被分配到省城一家絲織廠。因為李主席上學時一直是學生會幹部,所以進工廠之後安排到工會,李姐則當工人。後來他倆結婚了,生了一個閨女,閨女長大後,仍在絲織廠工作。絲織廠一邊是一家食用菌場,裏邊栽培著香菇,平菇蘑菇,以及木耳等,李姐,李主席是細心人,他們對菌類植物很有興趣,有空就到食用菌場觀賞學習,久而久之,便也學會了菌類植物的栽培技術,所以退休後又被食用菌場聘去,李姐仍做工人,而李主席仍做主席。又幹了幾年,因年齡大了,加上身體不好,所以又雙雙辭職不幹了,本來他們可以到城市老年寓安度晚年,可是他們覺得城市噪音大,不清靜,又有落葉歸根的思想,加上家裏房子還堅固而且完綽,所以他倆就又回到了大齒鎮。回村後他們除了經常散步鍛煉之外,有空就到敬老院和老人們聊天,生活過得倒也充實。說來也怪,他們多病虛弱的身體,竟奇跡般地建康了起來,似乎一下子又年輕了!

得到這樣重要的信息之後,梅花喜出望外,真想不到在這裏碰到這麼有本事的人!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不是解決了大問題嗎?於是她專門買了貴重的禮品,去看望李姐和李主席,並說明來意,請求他們幫忙。李姐笑笑說:“你住這裏和我們盡管不是一個院,沒在一個門出進,可我這是一宅兩院,所以咱們還算是一家人,不要這麼客氣。聽你介紹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技術上出了問題,或者是環境汙染,不過這隻是猜測,咱們還是到你那致富廠子裏看看再說。於是梅花便把李姐李主席帶到自己的致富廠子裏,李姐夫婦,裏裏外外、認認真真看了一遍,李姐說:這個場子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有天然桑林,大量朽木長流河水,以及暢通的路道,隻是場子內的房舍太簡陋,有不少地方甚至漏著天,牆壁裂縫也多,具體說養蠶似乎很容易,實際上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項。首先桑葉要幹淨,不能汙染,特別不能有農藥,蠶室內外附近空氣也要幹淨,不能汙染,不能噴灑農藥,特別是“樂果”,如果有人不慎在蠶室或蠶室附近噴灑了農藥,那麼藥分子就會隨空氣流動到各個地方,影響到蠶,蠶受到感染就會中毒死亡;如果蠶吃了“樂果”一類農藥汙染的桑葉,蠶也一定死亡,所以蠶室內外,周圍附近是嚴禁噴灑農藥,特別是樂果。另外蘑菇和木耳不要在一起栽培,蘑菇是真菌植物,可以種在處理過的棉籽殼上,既要有一定的溫度和溫度,不要有安靜的環境。就是種植後,要用薄膜封閉起來,不要摸來摸去,不要隨便翻動,更不能讓老鼠一類的小動物在上麵爬,否則蘑菇就會爛掉,這是因為真菌受到破壞,而木耳栽培技術含量稍低,但也絕不能馬虎對待。首先要選好材料,就是選比較優質的朽木,然後把朽木適當擺開,或一排一排綁成架,撒上菌種之後,也要控製溫度濕度,一般地說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水分,同時也要適當地蓋住,也不要隨便翻動,你們現在這麼簡陋的房舍,是不容易培育出優質木耳的。另外你們平時使用的用具工具都要及時消毒;織地毯的事,我不大懂,隻知道織地毯需要粗一點的線,而且線要經過處理,就是漿線。不經處理的線是織不成地毯的,就是斷得織不成,那麼怎樣處理線呢?可能像人們過去織棉布那樣,織前需要漿線,就是將線放在米燙或麵湯裏,浸泡一定的時間,然後取出,涼幹,使線產生一定硬度。”說到這裏李主席插話說:“聽說你們織地毯的線斷的織不成,可能就是線沒有經過處理,另外我聽說你們計劃用蠶絲織地毯,我覺得不可取,也好像沒有先例,成本也昂貴,還需要抽絲機,代價也高,銷售前景可能不太好,所以我建議你們放棄這個計劃,把蠶繭賣掉換成棉線這樣可以降低成本,銷路可能也要好些,可是也聽有人用蠶絲織壁毯,取得良好的效益,所以這個問題我也拿不準。我說的這些話,隻供你們參考,大主意還靠你們自己拿。不過我們倆也是熱心人,既然你們想讓我們幫忙,那我們一定要幫好,再一方麵是你們的執著感動了我們,因此我們決定帶你到省城幾個場子裏參觀學習,我們那裏熟人多,保你滿意。另外,那裏的費用路上的花消,我們都給你包了,”說到這裏,李主席停了一下,笑了笑接著說:“我說這麼多還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呢?”梅花笑著連聲答道:“行,行,那太好了,太好了!”我也早想找地方去學習學習,隻是找不到,今天聽到你這麼好的指導意見,讓我特別感動,又要幫我去參觀學習,我真不知道怎樣感謝你們才好,我說什麼也不能讓你們多花錢。你們的情我領了,去參觀學習這趟的費用,還是我自備為好,我應該這樣做。再說我過去心裏一直十分煩悶,現在你們的開導和幫助下,豁然開朗,我已經感激不盡了,怎能夠讓你們再花錢!李姐一聽,朗聲大笑著說:“你呀,想得太多了,太小看我們了,我們是想交你這個朋友,也是看中你這個對事業如此執著追求的人,再說我們要那麼多錢幹什麼?為家鄉辦點實事,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梅花不好意思再爭辯了,所以什麼也不說了,去省城參觀學習的事兒便正式給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