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李”相助(2 / 2)

幾天以後,梅花在李姐的帶領下,拖著傷腿去了省城。去時占傑不太同意,擔心她的腿傷受不住,受到感染,但攔不住她,隻好隨她的便。但告訴她處處小心,要特別注意身體。到了省城,李姐找到了女兒女婿說明了來意,要求女兒女婿騰出空來幫助一下。女兒對母親帶來的客人十分重視。他們專門請了假,帶著梅花找場子,求朋友聯係專家,詳細谘詢蘑菇、木耳栽培技術,還到省食用菌繁育中心去參觀學習還去了幾家桑蠶公司和城郊的兩家地毯廠。由於李姐女兒女婿的努力和李姐的爭取,省食用菌繁育中心和一家桑蠶公司以及郊區一家有影響的地毯廠,他們都答應和梅花的廠子結成對子,進行幫扶,同時還決定派技術員定期到梅花的廠子裏指導工作。在李姐夫婦的大力支持下,梅花的省城之行,取得了很大成績。回村之後,她把好消息告訴給占傑,並求占傑幫助貸款100萬元,購買材料、設備重新建設廠房,並醞釀增加織壁毯的項目。

由於得到李姐夫婦各方麵的支持,梅花重新辦廠的底氣十足,占傑也信心百倍地請來建築隊,按省城專家的意見重新設置廠房布局,按照高標準重建蘑菇栽培室、養蠶室和木耳栽培大棚和織地毯的車間。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一個嶄新的致富廠子拔地而起,齒子村致富廠在停頓五個月之後,又開業運轉起來,山村再次響起姑娘媳婦們那清脆的笑聲。又過了五個月的樣子,致富廠裏已經成功收摘了肥實鮮嫩的蘑菇和木耳,並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便立刻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而且蠶繭也賣出了好價錢,與此同時,織地毯的機器,也終於如願開始運轉,地毯一尺尺地顯露出來;織壁毯的機器也開始安裝……

一年以後,地毯正式織出來了,但圖案不清晰,邊沿不整齊,色澤不鮮豔,等問題總是解決不了,多方調整機器均沒有收到好效果。梅花很著急,於是專程去省城請教,並請來了師傅。還請求李姐夫婦到致富廠擔任名譽經理和技術總監,經過反複實驗和反複改動,產品質量漸漸好起來,差不多又忙乎了一年的樣子,印著各種圖案的地毯終於順利織出來了,山村轟動了沸騰了!人們像看大戲似地湧向致富廠地,為看地毯,擁擠得水泄不通。為了讓人們飽嚐眼福,先睹為快,他們把地毯掛起來……地毯織出來了,便決定出售。那天當出售的消息剛剛發布完畢,前去購買地毯的人便絡繹不絕,並在地毯廠外排起了長隊。有自己買的,有拖人買的,也有團體買的;與此同時,織壁毯的機器,經過反複試驗,也最後搞定,開始正常運轉。壁毯上設計的圖案和地毯上大體相同,為了防偽正品上都印有總經理王梅花的頭像。圖案主要有“鴛鴦嘻水”“百鳥朝鳳”“龍飛鳳舞”“喜鵲登枝”“旭日東升”“梅花報春”“雙喜臨門”等“山村新貌”等還有“吉祥如意”“雄雞報曉”“山青水秀”等。

大約又過了一年的樣子,梅花致富廠裏生產的地毯和壁毯,已經在周圍小有名氣,不但走出大齒鎮,梳山縣,而且還銷到省內各縣市,但梅花並不滿足,帶領工人仍在不斷的探索追求學習,力爭產品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她說她的目標是:讓產品走出省,走出國門,打進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