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軍官學院不僅居住條件上乘、環境優美,而且是全美國最難被錄取的前十名大學。錄取的新生都是在高中最優秀的學生,絕大多數不僅學業名列前茅,而且都是身體健壯的學校運動員。海軍軍官學院並非單純是軍校,是四年製大學。除了軍事課,每個學生都有技術專業。工科類如航天工程、電機工程、機械工程、海洋工程、係統工程等;理科類如化學、數學、物理、計算機、海洋學等;文科類如經濟、英語、曆史、政治等。除了與普通大學的相同之處外,不同之處是對申請人有更多的條件限製,如:申請人必須是美國公民,年齡在十七到二十三歲之間,未婚、未育、沒有子女,德、智、體全麵發展,具備領導能力,並且經過國會議員、參議院議員或副總統推薦的才有可能進入海軍軍官學院。
沿著紅磚鋪成的人行道走近班克羅夫特大樓。如同美國常見的重要建築一樣,克羅夫特大樓樓基很高,台階兩端各有一個鍾,左邊的鍾設在一個亭內。久聞此校園內有個琉球國的大鍾,從亭的樣式和鍾的形狀,我斷定此鍾必是琉球大鍾,便急步向前看個究竟。
鍾上刻有銘文:
命相國安灊為其銘
銘曰:
華鍾鑄就掛著珠林
撞破昏夢正誠
天心君臣道合蠻夷不侵
彰鳧氏德起追蠡吟
亭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
贈複製銘鍾
與美國海軍準將佩裏
衝繩琉球島國王
1854年
(Replica of the Temple Bell
Presented in 1854 to Commodore M.C.Perry,USN
By The Regent of the Lew Chew Island Cokinawa)
據資料記載:1847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日本弘化四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繼位。1853年5月,美國海軍準將佩裏(Matthew C.Perry)的艦隊第一次到達琉球。1854年3月,佩裏在《神奈川條約》的簽訂過程中要求日本開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個遙遠的國家,日方無權決定其港口開放權。1854年7月11日,佩裏與琉球國政府以中、英兩種文字簽訂開放那霸港口的條約。
這口銅鍾大概就是佩裏與琉球國政府簽訂開放那霸港口的條約的紀念。
走上台階,進入紀念館。館內的布置十分華麗,彩色玻璃窗,大廳的穹頂高達四至五層,雕刻、裝潢、色彩,看起來像是一座大教堂。
穿過位於校園內的運動場,來到河邊。河上有座木橋,這座沒有裝飾,原色、自然、簡陋的木橋,在學校舉行畢業舞會時,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鋪著紅地毯,如同一座鵲橋,一對對的健男靚女,踏著紅地毯,從橋的一端走來,像是從人生的這端走向另一端。
從美國海軍學院出來,已近黃昏。我們到校園外海邊附近的一家海鮮店就餐。餐廳分室內室外,我們選在室外的餐桌落座。欄杆圍起來的地方很狹窄,桌椅像是用木板隨便釘在一起,極不講究;盤子看上去倒是精致,傳統古老的碎花圖案;食物價格不菲,與盤子相稱。用著令人懷舊的餐具,就著徐徐千年海風,慢慢品嚐著安納波利斯鱸魚。夕陽下,街上穿梭著遊人,以及海裏揚起的風帆,因染上金色顯得溫柔親切,我的心情像港灣裏的海水舒展著,在過去和今天之間輕輕地蕩漾。
欄杆外走過幾個年輕的男女,在衣著隨意的人群中顯得很特別,一律白色短袖上衣、白色長褲、白帽白鞋,他們挺拔整潔、談笑有度、舉止節製,似乎是同時代青年的另類。美國海軍學院在培養學生上有其特殊之處,其使命是:“從道德上、思想上和體能上培養士官,使其擁有最高的責任感、榮譽感和忠誠心,成為決心獻身於海軍事業,在思想和品德上有發展潛力,能夠承擔作戰指揮和保護公民、政府的最高責任的畢業生。”這些年輕人無疑是肩負使命,正在成長中的美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