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 / 3)

何為門不當戶不對?長安城即將迎來的便是這一場婚事,男方是千年的名門望族平川姬氏的嫡子,也是下任平川姬氏的族長。女子不過是一介平民。這樣反差懸殊的婚事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

男方下聘是最重的禮,足足抬滿了九九之數,那一日,數不盡的奇珍異寶,在長安城中掀起了一股小小的觀禮熱潮。全城百姓都在看,在看那位好運的民女,待她出嫁之日,那嫁妝之數該如何來算。

近日長安城中發生的大事不少,若說上麵一件是城中百姓睜大雙眼瞧著的話,那麼下麵一件便關係到了整個大唐的國運命脈,當今聖上終於下詔封儲君了,前幾年呼聲最高的四皇子晉王李佑竟然跌出了儲位之爭,取而代之的是年少聰穎的九皇子李裕。

而一向頗受皇恩眷顧的四皇子李佑則將離京去封地嶺南,無詔不得回京。嶺南之地,景色猶美,然而離京城卻是十萬八千裏。

這兩道聖旨一出,眾人皆知聖上此舉乃是真正下了決定,四皇子李佑在那嶺南之地,若非意外,恐怕是終身不得進京了,皇位與他徹底無緣。

而早前依附晉王的一些大臣紛紛倒戈,晉王李佑以失敗者的姿態悄然離開了京城,帶著憤怒與不願。憤怒的是父皇的決定,登上過高位的人,再下來那等巨大的落差感簡直叫人難以忍受;不願的是,那裏有自己上一世的妃子,蕭明珠被指與了九皇子李裕,雖說蕭明珠要年長於九皇子,可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更何況,一方是明日的儲君,另一方是德才兼備的京師明珠,這二人除了年齡,其他方麵都可說是天作之合;若說蕭明珠是一頂突如其來的綠帽的話,那麼阿微就是這一世長久以來,時時刻刻懸在他頭頂的一頂綠帽,這等憤怒與不甘,李佑卻是無可奈何。

思及父皇既決定立九弟為太子,自己定然極有可能是沒命了,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留了他一條命的竟是這個九弟。他還記得出宮之前,那個自己從不多在意的九弟年少的臉上那神情與父皇如出一轍,不得不說,對上了這神情,他是有些害怕的,而後那仍帶著些稚嫩的聲音在自己耳邊響起:“四哥定然很奇怪本宮為何要留你一命?成大事者自有容人雅量,四哥若是看不清形勢,無法接受。大可一試,本宮在長安等著!”

這般光明正大的攤開來說話,李佑還記得自己當時的驚愕,這個年少的九弟身上所發出的氣息當真絕類父皇當年,而後他整整做了半個月的噩夢,悄然離京。長安城一向最不缺話題,很快名動一時的晉王李佑便會在人們的腦中漸漸淡忘,似是這個人從來不曾存在過一般。

百姓翹首以待,最為門不當來戶不對的婚事終於在全城百姓的注目之下到來了,原本以為新嫁娘平民一個,其實更多的人是雖說是好奇,擔心裏頭看熱鬧的比例確實要遠遠超於其他的。

但見那對於普通百姓雖說不錯,可相較於男方的家世,就明顯少了那幾分氣勢的蘇園門口,那堆放的箱子數量卻遠遠超出了眾人的想象之外。

“呀,這些,這些是哪來的?”原本是想看熱鬧的百姓卻看到了一片氣勢恢宏,一個民女的家底能有這般豐厚,百姓驚愕不已。

不明所以的百姓議論了一會兒,終於有知情的透露了:“這婚事乃是當今聖上欽賜的指婚,女方嫁妝若是上不了台麵,豈不是讓聖上沒臉,昨日從皇宮裏頭抬出的長長一溜箱子,我等數了數,足足有九十六台。禦賜的事物會差麼?我看啊,聖上這回是鐵了心要給那民女長麵子了,九十六台?不知道的,豈不當真要以為聖上在嫁女了?就是不受寵的公主,也未必能得聖上如此多的嫁妝?”

“人道是美人命薄,紅顏命途多舛,我看不盡然,這美人就是有好命。”一旁有人嘖嘖出聲了。

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周圍眾人的紛紛應和。

在這趟兒,卻已有人嘖嘖道了出來:“其實不光是聖上賞賜,你們可知,這美人的家底之豐厚也是超乎想象啊!”

“何出此言?”這話成功的勾起了周圍百姓的好奇之色,那賣關子的故作神秘的笑了一笑,“那美人的母親原本是清河姬氏的嫡出小姐,他那外祖曾將自己畢生積蓄留與好友照看,待到這美人出嫁的時候再拿出來。話說那好友大家也知道,這一家不是與先曲國公有些關係嘛!那些財寶就藏在許國公那裏。前日啊,我老婆娘家大姨隔壁鄰居的朋友曾經親眼所見,我瞧著快將整座國公府搬光了,聽說除去聖上所賜,還要添個幾箱,想來就算美人家世比不上男方,這錢財之上卻是不落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