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刪,刪了寫,寫了又刪,刪了再寫,如是再三。還是不能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牛頓能做出第三隻板凳,咱也要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南柯引》停更。先完成《小品東周》再說吧。
序
有人說:熟悉典故,是一個人有文化修養的表現。
你可能看過趙氏孤兒、荊軻刺秦;聽說過神射手養由基,俠客專諸、聶政、豫讓、朱亥;美女褒姒、西施;富可敵國的陶朱公,商界奇人呂不韋;
你知道對自己下手最狠的刺客是誰嗎?你知道因為喝酒耍嘴皮子被手下大將揍死的諸侯國主、金庸先生《越女劍》中越女的真麵目?
鄭衛之聲、秦晉之好、荊楚大地、吳越爭霸、問鼎中原這些典故的來曆;五霸迭出,七雄並立的曆史;一代奇人鬼穀子四大門生孫、龐、蘇、張的下場;孫子、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的經曆;古代神兵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的傳奇;幹將、莫邪這對雌雄神劍的典故等等。一切的一切,你都將在這裏找到他們的身影。
李世民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打發時間的朋友,親愛的學生朋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朋友,對中國曆史熱愛的朋友,讓我們一起輕酌慢飲,《小品東周》——酒醉天狼
引子
詞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開篇文字。但這首詞並不是羅貫中老先生寫的,而是明代文學家、政治家楊慎所做的《廿一史彈詞》中的第四段《說三分兩晉》的第一首,名字叫《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老先生博古通今,文采風流,卓識遠見,才高八鬥。讀完古代中國的曆史後感慨萬千,寫了十段共二十首彈詞,從夏商周,經秦漢兩晉到隋、唐、宋、元。明朝的沒敢寫,清朝的沒趕上,從藝術的角度上基本概括了中國曆史,真牛人也。民國時期,楊養勁先生續寫了明清,合成《二十五史彈詞》,為這段藝術中的曆史畫上一個句號。看來中國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呀。
關於“列國”故事的平話,最早產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餘邵魚(字畏齋)撰《列國誌傳》,以武王伐紂的故事開篇,分節不分回,每節隨事立題。
明朝末年,馮夢龍老先生加以改編。凡餘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顯著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誌》,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蔡元放(號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並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誌》,23卷,108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