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情水到渠成,新聞發布會上媒體們對這部曾經未拍先紅的戲給了很多的關注,本以為會持續走高的強勢,誰料拍著拍著沒消息了,整個劇組淹沒在娛樂圈每日都會爆出的新聞當中。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沉寂了過年檔、寒假檔後,突然傳出了首輪發行的消息,最好的電視台,最好的時間段,除了央視方麵讓給了一部獻禮五一的主旋律劇外,全部都是黃金時段,看起來是幾大衛視PK的局麵,更為重要的是這部戲有沒有那種能力上演收視大戰。
盛裝出席的演職人員遭遇到了記者們的圍追堵截,一部電視劇不因宣傳、不因陣容、不因投資、不因題材而受到如此關注,也算開創了一個先河。
五一黃金周,這部戲將會正式登陸,接受對電視劇越來越挑剔的廣大觀眾們檢閱,諸多比較負麵的評論也在報紙雜誌娛樂新聞中頻出,對一部房奴題材並且夾帶著最為敏感的“小三”話題的電視劇,能否取悅觀眾產生了質疑。
這負麵評論打得你是無話可說,電視劇嗎,茶餘飯後的家長裏短,迎合觀眾們對大團圓對輕鬆氛圍的喜好,一部完全打破老百姓固有心態的電視劇,能火嗎?
也有媒體指出,這部戲是圈內的大人物投拍,最初開機儀式到場明星諸多,這新聞發布會後這家媒體在全國各地采訪新聞的記者,接到了老板的命令,如果有機會就詢問一下采訪的藝人,談一談他們對這部《蝸居》的想法或者期待,乃至批評。
一個被剪接出來的新聞采訪集錦轟動了整個影視圈,要怪就怪這個媒體的老板足夠瘋狂,這一大膽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也造就了一個小小的傳奇。
一部內地電視劇,非知名導演非知名演員非知名影視投資公司,如果不是與上滬戲劇學院掛上關聯,甚至可稱之為絕對不見經傳的製作。偏偏就是這樣的製作,在這群跟著瘋子老板發揮瘋子性格的記者們在港台內地采訪時拋出辛辣問題。
“請問你是否知道一部叫做《蝸居》的戲?”點頭之後,第二個問題接踵而來:“能談談嗎?”
如趙薇、範冰冰這樣與文昊熟悉的人還好,委婉了一些表示對那題材很感興趣,關注著等待著。她們也有在其中有客串,這樣回答無可厚非。
一群根本與這個戲沒有交集的演員,偏偏發出了讚同的聲音。尤其是港台的演員,甚至有種推崇的味道傳出,這不禁讓媒體製作這個短片的末尾,給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是隱形大亨製作?還是圈內元老召集?
任何一個答案都不像,因為沒有人有這麼大的號召力,成批量投入大批資金的宣傳還好,你要是知名導演大家都會捧場的說上一兩句祝福的話語,這部戲沒有一個有如此重量的人員,因何會如此?
製作好的短片播出後,戲中的演員一下子紅了,還沒等開播就紅了起來,整日被記者媒體圍追堵截,話裏話外都是在探究這部戲背後的東西,什麼力量讓這部戲擁有了超越規則的特殊現象?
不管是負麵的還是正麵的,將一部即將播放的電視劇推向了關注度的風口浪尖這就足夠了,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最起碼他們知道了,也就有可能到時去選擇觀看。
而這一切已經文昊的關係不大了,他已經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狀態中,每日上上學,陪陪齊曦塵,陪陪衛紫,偶爾去看看莫言、看看韋猛等人。
難得享受的休閑時光,文昊很投入,每天都會讓狀態處於絕對的放鬆,慵懶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躁動的心,他在等著某些風潮的再次卷起,也在等待著來自某個地方的召喚,這些遲早都會到來,隻是時間長短而已,趁著難得的閑散,將整個人的狀態從緊張的生活中調整過來。
瞎子拐在那日小劇場之後就沒有了消息,陳雲在上滬坐鎮也沒有出現在文昊麵前,文運昂事件更是詭異的沒有了任何反應,暴風雨之前的短暫平靜。
還有兩天就到了五一黃金周,齊曦塵靠坐在文昊的椅子上,對著電腦點點弄弄,看著旅遊的網站,七天黃金周各個旅行社都在做著大量宣傳,學校也沒有放過,齊曦塵被勾起了興致,跑到文昊的寢室擺弄著電腦試探著他。
“文昊,你說愛琴海好不好?”
“悉尼呢?”
“要不新馬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