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古名白山,有名雪山,冬夏有血,故得名。
天山的雪峰——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1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麵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天池更是傳聞中西王母會聚眾神仙舉行蟠桃社會之所。
為人知的一麵,這裏是旅遊勝地;不為人知的一麵,在終年積雪的山峰更高處,一塊沒有道路通向沒有行人踏足的區域,有著一個傳承了數百年的古老門派。
元末清初的滿人進關,無數的義士高舉反清複明的旗幟,最終都被清理同化消滅,滿清的江山穩穩牢坐,那些不願意剃發不願意接受滿清統治卻又無法憑借一己之力顛覆的忠漢人士就選擇了隱居。
天山的清淨,滿清勢力觸碰不到,逐漸彙聚了相當一部分的武林人士於此,淡雅生活尋求那份不受約束的清淨,清貧的生活卻有一份自得其樂,平日裏研究武學也就成為了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偶爾有人下山行俠仗義一番,救得一些勢力一些人,漸漸的名頭闖了出來,在清末民國初的軍閥混戰中,大批的弟子下山,解救了無數的平民百姓,人多了龍蛇混雜,在天山腳下將這些解救的百姓聚攏在一起生活,形成一個特殊的村落。
抗日戰爭時期,天山上的弟子成為了暗殺日本軍官的主要力量,當時江湖上的各股勢力都以天山馬首是瞻,那些表麵上虛與委蛇的江湖勢力成為了這些人士的擋箭牌,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天山在江湖人士的眼中已經是絕對的精神領袖。
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期間,天山越來越淡出大眾的視線,在抗日戰爭中損失的弟子超過了九成,休養生息的同時也開始了更嚴厲的選拔,山腳下的村子成為了首選的弟子提供場所,每隔一段時間出山的天山弟子,都會成為江湖中津津樂道的傳聞,每一個都是如此。
而天罰,隨著越來越亂的江湖衍生,一個在公眾監督下的非官方殺戮機器,形成了獨特的地下秩序管理法則,如蜘蛛和駱駝這樣的人,你根本找不到他們絲毫犯罪的證據。法律是公正也是公開的,凡事都要個證據,沒證據你能拿他們怎麼樣?
每一個秩序,都有存在的必要,每一個秩序,也都會有專屬的法則!
從阜康向南經過巨大的三工河衝積扇,進山,一路溯源而上,山地草原的碧綠一角,有著一個小小的村落,不少進山的遊客都會在這裏雇傭導遊,他們的服務遠近馳名是被眾多遊客極度推崇的存在。
山村保持著沒有任何現代化氣息的風貌,不少進山的遊客還會到這裏感受一下古風的味道,吃些純粹的山珍野味,感受一些原始形態的生活方式,隨著這個山村的名氣增大,見識完天池之後不到這裏駐足一下就算是白來,小小的山村也成為了這裏的旅遊景點。
這一日,山村裏來了一個旅行團,家家戶戶都會專門準備一個房間是不住人的,接待旅客賺取一些生活費用,沒有任何耕地的村落吃喝全指著旅遊,有了錢才能將最起碼的居住環境弄好,旅客不可能來這裏感受冰冷的居住環境。
旅遊在二十一世紀是最賺錢的行當之一,但凡是旅遊景區的任何東西價格都不菲,遊客們出來玩一趟,可以不買昂貴的紀念品,可吃一些特色的東西逛一些特色的景區還是不會吝嗇花銷的,遂這個村子的生活好了起來,讓諸多遊客奇怪的是,這裏的人賺到錢了似乎也沒有將家中老小從出山的意思,外麵的花花世界似乎對他們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年輕力壯的到外麵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時也不會留戀於外麵城鎮的奢靡。
炊煙渺渺,家家戶戶開火造飯,迎接進山的旅客第一頓山裏飯,遊客們在村子裏閑逛,一些山裏獨有的物品深受旅遊者的喜好,狼牙串成的項鏈、野豬皮製成的座墊、袍子皮……
黃羊、大頭羊在架起的火堆上燒烤,淡淡的焦香味道飄在村莊之內,雪線附近抓回來的雪雞更是美味飄香,在這裏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狩獵物,在遊客身上可換取價值超過十倍的錢財,一個三十人的旅行團,兩頭羊幾隻雞價格就在數千元,吃的就是個特色,配上村裏人燒製的美酒,別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