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地,童娟看到這首詩下方的空白處,有“大衍求一”四個蠅頭小字。程楓湊近看了看,證實了童娟的發現,並說:“我認得汪樹平的筆跡,這是他本人寫的。”

童娟問:“大衍求一,這是不是日本人的名字?”

嶽劍忠答道:“不是日本人的名字。”

“那是什麼?”

“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數學領域有許多重要貢獻,例如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我學過,”童娟插話,“勾三、股四、弦五。”

嶽劍忠如數家珍地說:“‘大衍求一’就是‘大衍求一術’,又叫做‘物不數’、‘隔牆算’、‘剪管術’、‘韓信點兵’,是我們的先民創造的一種運算方法,被歐美學者稱為‘中國剩餘定理’。它最先出現在《孫子算經》中,比古希臘大數學家刁藩都的研究成果要早得多;後來秦九韶又將它發揚光大,比歐洲著名數學家歐拉、拉格朗日、高斯領先五百年……”

童娟讚道:“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程楓扭過頭來對嶽劍忠說:“這會不會是另一個聯絡暗號?”

童娟也有同感:“既然汪樹平將它寫在這首詩的下麵,我看是的。”

嶽劍忠表示肯定地點點頭:“劉錦為了安全起見,完全有可能設定雙保險聯絡暗號。”

汪樹平還在這一頁寫了“商會劉”三個字。嶽劍忠、程楓對此深感不安。多虧杜老師沒有把這本唐詩交給汪誠,而是給了童娟,它要是落到特務手裏,後果真不堪設想!

吳友章和幾名特務拿著放大鏡在“研究”那本“贗品”《唐詩三百首》。

朱忱走進來問:“看出什麼名堂沒有?”

“暫時還看不出來。”吳友章答道。

“問過陳克威沒有?這是不是他找汪樹平借的那本唐詩?”

“問過了,陳克威說就是那本。”

第二天一大早,嶽劍忠正要離開童娟姨媽家,童娟關切地對他說:“你今天到澳門中華商會同劉錦接頭,事關這次行動的大局,我先陪你到東南日報社,你跟程楓見麵後,我再離開,你看好不好?”

“為什麼?”

“防止華務課的特務盯梢。如果他們盯梢,我可以引開他們。”

“現在還沒有這個必要。”

“那我今天又沒事可做了!”童娟撅撅嘴。

“可你昨天辦了一件大事呀!”嶽劍忠心懷感激地說,“如果沒有你,我們怎麼拿到汪樹平的那本唐詩?怎麼獲知跟劉錦接頭的聯絡暗號?”

童娟叮囑道:“那你去商會時要多留神,從抗日救亡運動一開始,日本特務機關就注意到商會的活動,現在華務課肯定對那裏盯得緊!”

“謝謝你的提醒。”

嶽劍忠來到位於東亞大樓的東南日報社時,程楓正在門口等他。

在同事們魚貫到報社上班的情況下,程楓以迎接客人的腔調對嶽劍忠說:“嶽先生,歡迎光臨!”

嶽劍忠也用其他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程楓君,給您添麻煩了。昨天有幸看了貴報社的巡回展覽,那些精美的照片和圖片將日本的國情、國力濃縮於方寸之地,看後加深了對這個‘櫻之國’的了解。”

程楓乘勢說:“裏麵還有些圖片,請進來看看。”

他領著嶽劍忠進入大樓,穿過回廊,來到後院。

院子裏停著一輛“順風牌”轎車。

程楓把嶽劍忠帶到這輛車旁:“我想你應該會開車。”

嶽劍忠大喜過望:“謝謝你為我準備了這麼好的座駕!”

“你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到澳門中華商會去,這種‘道具’是少不了的。”

程楓將車鑰匙交給嶽劍忠。

嶽劍忠接過鑰匙,打開車門,二人坐進車裏。

程楓隨手關上車門,從口袋裏掏出一包香煙,輕輕打開煙盒,從中抽出一支:“我們要告訴劉錦的信息,就藏在這支煙裏。”

程楓將那支煙放回原處,將整包煙交給嶽劍忠。

嶽劍忠接過香煙看了看,記住那支特殊的煙的所在位置,謹慎地揣進懷裏。

程楓又掏出一個記事本,告訴嶽劍忠:“這個記事本上有澳門中華商會的背景材料,你要熟悉一下。”

嶽劍忠問:“為什麼?”

“戰爭爆發後,愛國工商人士雲集澳門商會,不僅有澳門本地的,還有香港和大陸來的,因而引起了日本特務機關的注意。”

“早上童娟也是這麼說的。”

“她說得對。熟悉澳門商會的背景材料,會說幾句‘行話’,對這次會見劉錦是有幫助的。”

嶽劍忠從程楓手中接過記事本,凝重地點點頭。

程楓走出汽車,站在門邊,用寄予厚望的眼神望著嶽劍忠:“日本特務隨時會到商會去,請多加小心!”

“謝謝你的幫助。”

嶽劍忠發動汽車引擎。

“祝你好運!”

程楓調侃的笑容掩蓋不住麵色的嚴峻。

“有了你的‘順風’車,包管一路順風!”

嶽劍忠開著轎車絕塵而去。

嶽劍忠將車停在商會門口,走進傳達室,對值班員說:“我從上海來,想會見商會文書劉錦先生。”

值班員看到嶽劍忠從轎車上下來,肯定有來頭,沒有多問,也沒有打內線電話,就將他領進大樓。

到了辦公室門口,值班員禮貌地對嶽劍忠說:“請稍等。”他走進辦公室,告訴劉錦:“劉文書,有位上海來的客人見你。”

劉錦說:“請他進來。”

值班員將嶽劍忠領進辦公室,返回傳達室。

嶽劍忠朝劉錦微微欠身:“您就是劉錦先生?”

“您是……?”

劉錦戒備地打量對方。

“我叫嶽劍忠,這次登門拜訪是關於唐詩……”

劉錦狡黠地一笑:“唐詩?”把客人帶到辦公室裏麵作為會客室的內套間。

嶽劍忠不動聲色跟隨前往。

劉錦招呼客人坐下:“嶽先生請坐。你知道我經常讀唐詩中的哪一首?”

嶽劍忠明白對方在考他,該亮出聯絡暗號了:“怎麼會不知道!那就是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劉錦接上去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嶽劍忠為暗號對上了正感到高興時,劉錦突然發問:“你看我有多大歲數?”

嶽劍忠打量了他一下:“看上去在22歲至24歲之間。”

“準確的年齡呢?”

嶽劍忠心想,果真遇到雙保險聯絡暗號!莫非要用上“大衍求一術”?

劉錦用謎一樣的語言說:“我的準確年齡是: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你猜究竟是多少?”

嶽劍忠有備而來,當即背誦算法歌訣:“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對劉錦說,“你的年齡是:以三三數之的餘數乘七十,五五數之的餘數乘二十一,七七數之的餘數乘十五,總加之,減去一百零五的倍數即得。”

劉錦問:“那是多少?”

嶽劍忠輕聲進行心算,口裏念念有詞:“二乘七十,加三乘二十一,再加二乘十五,總數是二百三十三,減去二百一十,得二十三。”轉向劉錦:“你今年23歲。”

劉錦會意地笑了:“完全正確!”

這時,門外響起腳步聲。

劉錦悄聲告訴嶽劍忠,“狗”來了!隨即大聲問,請問您找商會有何貴幹?嶽劍忠會意,以同樣的聲調答道,我受上海商會一個朋友的委托,想了解澳門商會的發展情況。

劉錦從茶幾上拿起煙盒,對嶽劍忠說:“請抽煙。”

嶽劍忠乘勢掏出自己帶來的香煙:“試試這種煙。”

他正準備從中掏出那支特殊的煙遞給劉錦時,一隻大手突然將整包煙抓住。

奪煙者是華務課的特務阿三。

朱忱認為商會中有抗日傾向的人很多,所以經常派部下來巡察,起到“鎮場子”的作用。

阿三將這包煙捏在手中,欣賞它的包裝。

劉錦知道煙裏有乾坤,頓時緊張起來。

“啊,駱駝牌,美國貨!”阿三邊說邊去拆香煙……“阿三隊長,請坐!”劉錦故意把“隊長”兩個字說得很重,向嶽劍忠暗示對方來者不善。

嶽劍忠乘阿三不備,一把將香煙奪回來:“阿三隊長,這包煙我和劉文書一人隻抽一支,其餘的都歸你!”

嶽劍忠迅速從中抽出那支特殊的煙遞給劉錦,自己嘴上也銜了一支,然後將香煙“還給”阿三。

阿三接過香煙:“那我就不客氣了。你們談吧。”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