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臣的《都市迪斯科》(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應該算是一本不大時尚的長篇小說。《都市迪斯科》向我們講述了幾個當代生活的故事:城市裏的幾個中年男女以及青年男女,在當代經濟大潮中,所遭遇的情感風暴。在這種風暴的背景下,各種力量在自我張揚,彼此消長或自生自滅,圍繞著這些男女的個人情感際遇,全部被趙錫臣的故事有意或無意地解釋為社會生活遭遇。書中的幾個主人公,他們的仇恨和熱愛,膽怯和妄動,理智與情感,低下與高尚,都是自顧不暇的,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他們的心曆路程隻是在這樣一個充滿經濟色彩的年代不可解釋地相遇了,或者說巧遇了。這種相遇,無論如何闡述,都應該是一定社會條件下帶來的人生錯位。
作為一個小說家,趙錫臣的生活經驗是成熟的,其洞察力在《都市迪斯科》中已經暴露無遺。但在時下的閱讀市場,一些新派讀者或許並不喜歡這部小說的故事框架,他們讀罷小說,或許會有一個疑問,趙錫臣為什麼要這樣結構小說?趙錫臣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給我們講故事?他應該十分了解這些讀者是多麼喜歡書中的一切事情都應該有一個明朗的結果,一個讓人放心的結果。或者趙錫臣對這些讀者的另一麵估計不足?當代的讀者應該是世故的。他們在越來越多的商品小說麵前,總在挑挑揀揀,他們的口味有些刁鑽。不能怪這些讀者,這是一個小說家們不再引入注目的時代,文人墨客都在大嚷大叫:自己的作品不是沒有讀者,而是讀者水準低下。在這種社會閱讀景況下,趙錫臣所遇到的讀者,可能更多是一些職業讀者。我再強調一句:這些讀者挑剔,甚至於過分多疑,他們對趙錫臣這種把故事全部包攬下來,不讓讀者心累的寫法(趙錫臣的用心是善意的,但卻是不能被人知情的),是反感的。他們會說,作者是不是講得太多了,作者是不是應該留下一點什麼讓讀者猜測的東西,你都寫到了,我們還讀什麼呢?種種。由此說,趙錫臣這樣的寫法,是傳統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套路。可是,我們從《都市迪斯科》看到的情況是,他就是這樣義無反顧地寫了,在這樣一個作家們都感覺到無人喝彩的閱讀年代,趙錫臣的寫作行為是冒險的,但更是勇敢的。他如此堅定的寫作態度,我想與他多年在基層做領導工作有關,與他一直業餘進行書法創作有關這種獨特的生活經驗,使得他的創作必須十分舒展條理,十分實景具象,十分直觀奪目。不許可懸疑猜測,不許可模糊不清。這種現實感和畫麵感都要過分強調的寫法,自然要給那些新新人類的讀者留下確鑿的口實。
可是,當趙錫臣的筆力不再被他事先所設計的敘事態度所左右時,我們直接麵對他筆下人物自身行動時,他的小說才華開始圖窮匕見了,他自然地寫出了幾個主人公心中那種茫無頭緒的狀態,以及他們漫無邊際的惱怒和飲恨吞聲,原因是他們各自的出身,各自的經曆,都推演成了這個年代具體的個人遭遇和經驗。當我們讀到主人公在生活的激流中百般掙紮,卻無力自救時,讀者投向這些人物的同情,都會反向讀者自己質詢:趙錫臣筆下的人物,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狀態呢?疑問是:他們或許根本就缺乏生活的能力,他們不會愛?不會去愛對方?他們也不會愛任何事物?這種藝術效果,或許是趙錫臣事先沒有想到。僅我們這個年紀的讀者來講,大多與趙錫臣書中的人物經曆和情感是十分熟悉的,是非常的自然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