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還是孩子模樣的小棋手,上一秒還在跟你靦腆問好,下一秒就能毫不留情殺死你的大龍。

這位叫沈鑫銘的新初段到不是個大砍大殺的主,但勝在棋風綿長,思維縝密,他執黑先行,開局倒沒有用中國流,反而用了一個錯小目。①

程祥抬頭看他一眼,覺得這孩子倒有些想法,手下隨便就布出三連星,對他來說,三連星更穩健一些,他歲數大了,沒那麼多拚搏之心。②

曾經有人統計,說是錯小目執黑開局必敗,後來幾位高段在比賽中相繼因錯小目執黑而敗落,倒是把這個統計結果坐實。

不過在程祥看來,圍棋定式千百種,用哪一種開局必輸的局麵,是不存在的。他看了看沈鑫銘光禿禿的頭,想必這孩子,也覺得用什麼定式開局都無所謂,隻要能達到想要效果,既是好的開局。

理光杯的賽製十分特殊,對局雙方在第一時限60分鍾內必須下滿30手,在第二時限15分鍾內必須下滿20手,其後每一時限要走的手數都與第二時限相同,上一時限剩餘的時間可以順延到下一時限,超過時限未下滿規定手數的一方將被判負。③

這樣也就要求棋手的反應和落子速度加快,在第一時限裏三十手還是不難做到的,難就難在之後的第二時限十五分鍾二十手,這種賽製是理光杯獨有,棋手需要適應才能贏得比賽。

程祥參加了十來年的理光杯,倒也很熟悉,他自有他自己的那一套應對比賽的方式,年年幾乎都很穩定,或輸或贏,也能堅持到十六強之內,雖然成績不起眼,但勝在穩定,他也不怕別人說他什麼,他下自己的棋,心安理得。

倒是沈鑫銘初段或許第一次參加,錯小目開局一般稍微複雜一些,雖然優在占角取地,但也相對耗時。

不過也或許這孩子算力了得,那他即使是輸了,也沒話好講,畢竟技不如人。

第一時限很快過去,程祥積攢了二十多分鍾過到第二時限,沈鑫銘也跟的很緊,並沒有比程祥慢多少。

他在右下占領了實地,幾次想要突圍程祥左邊的整片都沒得逞,程祥一直在防守,沒有做出攻擊性的姿態。

沈明鑫有些被程祥的棋路所疑惑,他不清楚這位九段什麼時候才會走出他自己的領地,但時間又不容許他多想,他隻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一點一滴排兵布陣。

程祥等的就是這樣一個時刻,他手起子落,輕輕提了左下黑棋一枚死棋,放到反放著的棋罐蓋子裏。

沈明鑫對那位置也沒什麼爭取之心,掃了一眼,換到上三路盤恒。

程祥心裏笑笑,小鬆了口氣,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雖然沈明鑫確實思路清晰,棋風綿長,但他也必然會有不注意的時候。

之後一直平平淡淡,程祥在上三路和沈明鑫糾纏完了,又在下三路打殺,一直到第二時限走完,兩個人來來回回一百多手交鋒過去,也沒有真正近身搏殺。

沈明鑫覺得自己仿佛一拳打到棉花上,他之前看過程祥許多棋,他近些年雖然成績不如以前,但卻是是成名多年的高段,他是那種看起來棋風綿軟,但實際內藏刀劍的人,沈明鑫自己十分不能適應這個類型的對手,所以他隻能盡量讓自己做到最好,不留錯誤。

但是一盤棋,你想要贏,不留錯誤顯然是不行的。

他雖然有一顆想要贏棋的心,但是他自己先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十分不明智的心理暗示,並且至今無所覺察,那麼無論他多想贏棋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