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謂“生活解決”,無非就是不用做事也可生活的意思。這個“生活解決”,在青年時代或者不是迫切的要求,在中年以上的人,卻正是他們所謂“人生的目的”。你說這目的太平凡嗎?然而一個視野究竟有幾人能免俗!而事實上,就是這樣平凡的目的也已經是現代生活的一種迷夢了。因為這種“生活解決”和“身後蕭條”的比例,你總可以想像得到的。
因生活不解決而苦悶到死,雖屬很普通的現象,實則都由不解人生的本質所致。
人生本是一個過程,它的“解決”就是死。
人生的意義就在這個過程上。你要細細體會和玩味這過程中的每一節,無論它是一節黃金或一節鐵;你要認識每節的充分價值。人生的豐富就是經驗的豐富,而所謂經驗,就是人生過程中每個細節之嚴肅的認識。
宗教家認為整個人生都是得到另一生活的手段,原是害人不淺。一般人認前半世生活是後半世生活的手段,也同樣害人不淺。
雕塑家和畫家的最後目的在於具體的雕像和畫圖吧?然而倘沒有雕塑和繪畫過程中所感著的趣味,肯做雕塑家和畫家的人恐怕就不多吧。
但是音樂和人生尤其相似。當音樂家演奏時,每個聲音的發出時必都伴著他自己情緒的反應。及待曲終,情緒的反應也就終止。音樂隻是一個過程,人生也隻是一個過程。哪裏有過一個完全機械的音樂家呢?
但是體會過程和“委命”、“隨他”完全不是一件事。所以過程論的人生觀決不是消極的——反之,卻是積極的。
人不能向生活稱臣
人,不能向生活稱臣,人,要做生活的主人。
關庚寅
幾多輝煌,幾多幸運,幾多痛苦,幾多險境……幾乎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上迎春送秋,風雨兼程。
有人說:生活是大海的水,是長空的風,它能給你痛苦失望,把你拋進大海無底的深淵;它也能使你激昂興奮,把你擎到高空輝煌的殿頂……如果頑強堅硬的岩石向大海稱臣,就會被無情的大海生吞活剝,變成沙礫,沒有了風骨;如果光輝燦爛的星星向長空稱臣,就會被殘酷的長空風化蠶食,變成塵埃,失去了樂明;同樣,頂天立地的人向生活稱臣,也會被生活的大浪淹沒,到頭來一事無成悔恨終生……請不要學躲避大海風暴的企鵝,因為大海不會永遠風平浪靜;請不要當屋簷下苟且偷生的家雀,因為長空不會永遠萬裏晴空。隻有不畏險阻,艱苦跋涉,才能領略登上珠峰的喜悅;隻有劈風斬浪死裏逃生,才能飽嚐飄流長江的壯闊;隻有在人生途中遇山窮水盡而勇往直前,才會備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麵對無邊的大海,麵對無際的長空,勇敢地駕駛起自己生命之舟吧!去大海航行!揚起信念的風帆吧,去搏擊長風!古往今來,無數生活的真諦告訴人們:
人,不能向生活稱臣,人,要做生活的主人。
送你一片葉子
告別南京,如同告別了我的一個世界。所念的,最是那滿街五彩的落葉。
李華敏
我想,我肯定是走錯了,葉子。
離開你,便一直地想你,真的,一直。可也怨你,你幹嘛老是待在車下不走?害得我幾乎不敢看你,怕淚水流出,叫你笑話。我最怕赤裸裸的溫柔,那樣我會受不了,於是我裝出無所謂,我顯得不耐煩,我想這車子還是走了的好。
實在是,車一開動,我便想哭,哭一個和我同樣不怎麼堅強的女孩子。車下的你,眼圈發紅,可你分明在笑,盡量地笑,這更叫我難以承受。
你的柔弱的堅強,你的惆悵的微笑。
冷不丁湊過來兩隻圓眼睛:
“你是……?”
“我是。”
千裏迢迢,互不相識,怎麼就在大街上撞見了?(事後你說,你“感覺”那人就該是我)我肯定怯怯的,不然你幹嘛要牽著我的手?像牽一個孩子。你拿糖,我吃;你倒水,我喝。
我被你安置在一張很舒服的藤椅上,就那麼難為情地。任你的圓眼睛盯來盯去。我故意向窗外看,窗外有樹,一片一片的葉子。那一刻懷疑,我怎麼會是你的什麼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