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商記得從有記憶開始大爺就已經是大院的守門,苟大爺原本叫苟茂,用本地話念起來就跟“狗毛兒”一樣,常被不懂事的小孩子們背後叫做“看門狗”。
苟大爺的兒子女兒很早就出國定居了,舍不得離家的老大爺跟老伴兒一直留在這裏,說是從出生就待大院裏,將來即使死了也要落葉歸根,所以也就不走了。
兒女們雖然沒辦法接父母到國外享福,但仍然還想讓他們過的更舒適些,所以三不五時的總會從國外寄些吃的過來。大院小孩兒多,也頑皮,雖然家裏都不是什麼窮人家,但小孩子們總是貪圖新鮮,苟大爺兒女們寄過來的又是些國內尋常見不著的稀奇玩意。所以每次收完包裹,苟大爺的家裏總會成為小孩子們尋寶的場所。
而童心十足的苟大爺被小孩兒們“騷擾”過兩次之後並沒有生氣,常年見不到孫子孫女的他早已把大院裏一群小孩子當成了自己家的小孩兒。後來他更是特意在信裏讓兒女們多送些小孩子的零食與玩具來,每次送來包裹後都會精心的將它們包起來藏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裏,然後通知小孩子們來他家“尋寶”。
他還記得那個小傻子雖然幹別的都不行,但捉迷藏跟尋寶卻總是一把好手。顧商雖然學習厲害,但找東西卻怎麼也比不上小傻子,那些藏在旮旯裏的小物件總是被他尋到,而裏麵也大多是特別的零食。
而每次尋寶後滿載而歸的小傻子總喜歡將一堆的戰利品堆到顧商麵前,獻寶似的讓他隨便挑選,總想著把最好的都給他。
坐進屋子裏同老大爺邊吃飯邊嘮嗑的聊了個把小時過去的事兒,上了歲數的老人就已經有些乏了。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即使吃再多的的保健品也抵不過歲月的侵蝕。
顧商見老人家有些犯困也就沒沒多說什麼,幫著老阿婆收拾了下屋子,看著老人家躺下之後就離開了。
期間身邊的小鬼一直乖乖的,他們聊天時爬上他的腿,擺正姿勢坐在他懷裏,像是聽老師講故事一樣津津有味的聽著,偶爾還點點頭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樣。
家裏許久沒人住,灰塵早就鋪滿了,看時間差不多顧商也就不準備回自家屋去,而是在區中心的地方找了家連鎖酒店住下,準備明天在去看看。
離開的路上小鬼一直沉默著,小嘴兒抿成一條線,看起來像是在沉思的模樣逗樂顧商。也許是今晚與苟老的聊天太過盡興,他這會兒心情不錯,也就順道調侃了句小孩兒,“嘿,小鬼聽了那麼久有什麼高見嗎?”
小鬼聞言皺了皺小巧的鼻子,回過頭嘟著嘴巴奶聲奶氣的說,“‘看門狗’最喜歡把好吃的貼在床板上,顧絲瓜兒明明很聰明,為什麼老是找不到‘寶藏’呢?難道是因為絲瓜兒長的高,所以永遠都不會低下頭來看嗎?”
顧商聞言一愣,一腳刹車踩住緊急停到路邊,難以置信自己剛才聽到話語,驚異的問道,“你剛說什麼?再說一次!”
小鬼聞言站了起來,盡力與顧商平視,字字清晰的說道,“絲瓜兒你好笨,‘看門狗’藏東西肯定要讓小孩子們方便找到,你每次都上那些高高的櫃子上找怎麼找的到?真笨,從來都不會低頭看下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