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陳方不辱使命(1 / 2)

中原君下令十萬大軍增援前線的消息很快就傳入了南國。

南國君得知後歎息道:“唉,看來這回閻匡是下定決心要一戰破西穀了。二十萬大軍,還真是下了血本啊!請西穀丞相陳方上殿吧!”

隨著傳諭官悠長的聲音響起,陳方走進朝堂,深鞠一禮道:“西穀陳方,拜見南國君。”

南國君還是一如既往的微笑道:“如今貴國正與中原交戰,先生不在西穀運籌帷幄,卻來到朕這裏,所為何事啊?”

陳方道:“在下此來,是想請明君出兵相援!”

陳方此話一出,南國滿朝文武都是一驚,就連南國君都麵露異色。

南國君心想:“前番兩國交兵,我派遣五萬援軍前去,卻又中途撤回,已經失信於西穀。今日西穀卻又來求救兵,還真是稀奇啊……”

一念至此,南國君對陳方道:“先生還是請回吧,朕也愛莫能助啊!”

陳方聞言道:“西穀與南國世代交好,明君難道忍心坐視西穀覆滅麼?”

南國君歎息道:“先生可能還不知道吧!中原君已經下令大將鄭實領兵十萬增援前線,前番還有十萬大軍,共計二十萬軍!”

陳方聞言大驚道:“什麼!”

但隨即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急中生智,轉而哈哈大笑道:“吾早知會如此!”

南國君更是疑惑,問道:“先生何出此言呢?”

陳方道:“我西穀袁公鞅大元帥知天時,明地理,通陣法,曉奇門。中原雖兵多將廣,又能奈其何?中原十萬大軍攻不下漠城,自然是要增兵!”

南國君聞言道:“那如今呢?中原的十萬援軍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前線,到時候就算貴國元帥再善守,恐怕也無能為力了吧?”

陳方道:“正因如此,在下才前來懇請明君出兵相助!”

南國君道:“中原君此番出兵大有勢在必得之意!中原慕容父子足智多謀,更有劉圭是勇不可當。我南國是商貿之國,甲士稀少,將軍久疏戰陣,恐怕不是其對手!若是與之為敵,必將損失慘重。先生還是請回吧,朕真的是愛莫能助啊!”

陳方聞言道:“明君,在下此來是為救西穀於危難不假,卻也是為了救南國於水火!明君不肯出兵,無異於自斷手足矣!”

南國君不解道:“此話怎講?”

陳方道:“明君可還記得昔日中原範延向明君所獻之三寶否?”

南國君點了點頭。

陳方又道:“雪蹄烏騅,禦龍寶劍,百鳥朝鳳弓,這三物都是凶煞之物!隻有在戰場才能用到,都是用來殺敵的!中原君收藏這些東西,足見其心啊,他是想讓各國都臣服於他!中原前番假借報仇之名伐我西穀,實為奪取錢糧!今朝又舉國之兵攻我西穀,是想侵占我西穀的國土啊!明君試想,若西穀之地為中原所有,以中原君之野心,必將攻伐貴國。貴國物產豐富,中原君又怎會不動心呢?中原君此人狼子野心,是百年不遇的奸雄啊!若是西穀被滅,貴國亦是獨木難支啊!如今唯有貴我兩國同心協力,方能與其抗衡啊!”

南國君聞言,眉頭緊緊皺起,沉默不語。南國大夫周彥卻上前說道:“先生言過了吧!我南國與中原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中原君又怎會輕起戰端呢?先生救國心切,卻也不可言過其實!”

陳方聞言道:“足下可還記得中原君向南國與西穀借糧之事否?諸位都知道,江東乃是儲糧大國,魚米之鄉!可中原君為什麼不去向江東君借糧而是向貴我兩國借取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原君已經把貴我兩國作為了攻伐目標。江東有長江之險,北嶺有群山之隔,易守難攻!而貴我兩國幾乎無險可守,尤其是貴國!請恕在下之言!貴國城池如此低矮,甲士又不多,如若中原軍來犯,明君如何應對?如今之計,唯有兩國聯手。此番明君若能出兵相援,我西穀便能不敗!他日貴國若是有難,我西穀也定將竭力相助,如此才能保得兩國大好河山,才能使兩國百姓安居樂業啊!”

南國君聞言緩緩抬起了頭,問殿內眾臣道:“眾位愛卿是何意?”

張烏率先開口道:“君上!自兩國交戰以來死傷了無數的將士,無數的百姓失去了他們最親的人,深陷於戰亂之中。此次中原君更是不計代價的出兵征戰,如此暴行,實為不仁!如今西穀正值危亡之際,我國理應出兵相助!”

“孫業也隨即道:君上,我南國與西穀素來交好,兩國互通有無。就憑這一點,我國都不該坐視西穀覆滅啊!”

老臣黃敬也道:“君上,中原君此番出兵乃是不義。君上若能出兵相助西穀,是為義軍!明君當行大義於天下啊!”

南國君沉思片刻,對陳方開口道:“好!先生請放心,朕即刻發兵,相援貴國!”

陳方聞言大喜道:“陳方拜謝明君!”

轉眼間,中原先遣十萬大軍已經強攻漠城半月有餘,攻守雙方皆是損失慘重。

這日,慕容英等人終於接到了君上的旨意。慕容英看完信箋後哈哈大笑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君上已令鄭實將軍領軍十萬來援,數日即可抵達!”慕容武與劉圭等人也是麵露喜色,劉圭開口道:“好啊,如此一來,漠城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