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借火光望去,果見袁公鞅帥旗,隨即下令道:“大軍緩緩進城!”
劉圭聞言大吼一聲,一馬當先,衝進漠城。慕容見狀大驚道:“賢弟,不可莽撞啊!”隨即策馬緊隨其後,突入漠城之中。
漠城之中一片寂靜,像是一座鬼城,慕容環視四周,心中升起了一股不詳的預感。劉圭卻沒有什麼顧忌,對慕容道:“兄長,敵兵都退出城了,快下令追擊吧。”
慕容聞言道:“賢弟,你不覺得有點不對麼?”
劉圭道:“兄長何意?”
慕容道:“這裏實在是太過安靜了,靜的出奇,靜的不像是真的!賢弟,咱們已經中埋伏了!速速傳令三軍,緩緩的退出去,千萬不要亂!”
劉圭雖然驚訝,卻也沒有亂了分寸,立即指揮撤出漠城!
劉圭與慕容二人剛剛後退一步,之聽得四周喊殺聲震天,城牆之上西穀軍的火箭亦是傾瀉而下。中原騎兵猝不及防,在城中又施展不開,紛紛中箭落馬。一時漠城之中火光衝天,硝煙彌漫。
劉圭見狀急忙吼道:“全軍原路撤退,殺向城門!”
中原軍將士得令紛紛調轉馬頭,向城門外衝去。誰料大軍剛剛衝出城門,卻又遇一陣箭雨。為首的一排騎兵頓時倒下一片。位於中軍的劉圭見狀不由大怒,策馬直奔前軍,片刻已至陣前。身先士卒,提槍向西穀大軍衝去!
慕容見勢不妙果斷下令道:“眾將隨先鋒將軍衝擊敵陣,殺出重圍!”
中原士卒見主將如此英勇,也紛紛呐喊著,衝向敵陣!淳於齊見中原軍已殺至陣前,當即下令道:“弓箭手退後,長矛迎敵!”不一會,兩軍便開始短兵相接。雙方廝殺近兩個時辰,劉圭與慕容終於殺出重圍,直奔東南曠野而去!
淳於齊望著慕容武漸漸遠去的帥旗不由歎息道:“唉,若吾有一萬鐵騎,定要殺爾等個丟盔卸甲!”隨即收攏大軍,向袁公鞅報道:“元帥,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末將大獲全勝,殲敵一萬啊!隻可惜我軍騎兵太少,走了那劉圭和慕容武!”
袁公鞅歎道:“唉,慕容武無愧為當世名將啊!處變不驚,臨危不亂!有此人在,我西穀如何能安?今朝我軍兵力不足,未能殺死此人,他必刻骨銘心。隻怕來日再無此等機會了啊!”
袁公鞅邊搖頭邊歎息,惹得淳於齊十分不舒服。
淳於齊道:“元帥向來胸有成竹,今日怎說得如此喪氣話?”
袁公鞅自嘲的笑了笑道:“將軍說得對啊,卻是老夫多慮了!對了,淳於將軍,你來看看這個!”
袁公鞅將一封信箋遞與淳於齊,淳於齊看過後道:“南國君援兵五萬?陳相國真的說服南國君出兵了啊!”
袁公鞅點了點頭道:“我已囑咐相國令南國將士先於南國邊城駐紮,伺機而動。”
淳於齊道:“中原此次增兵十萬,加上在東南曠野的現有兵馬,總共有十七萬之眾。而我軍雖和南國聯軍,卻也隻有八九萬之眾,敵眾我寡,形勢不妙啊!”
袁公鞅道:“若欲退敵,還需奇謀!”
淳於齊聞言道:“元帥已有退敵良策?”
袁公鞅道:“一個字,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淳於齊聞言歎道:“唉,也隻好如此了!”
慕容與劉圭收攏敗軍回到大帳,見過了慕容英。慕容英得知己方中了埋伏,大敗而歸,當即震怒,責備李袞謊報軍情,要處斬李袞。
慕容武急忙上前道:“父帥,此役戰敗,非是李袞之過,實是那袁公鞅詭計多端,故意引我軍前去劫營。”
慕容英遂繞過李袞一命,處軍杖五十。
慕容英隨即召眾將議事,率先說道:“前番我大軍西征,殲敵十萬,破城五座,不曾損兵折將。此番未破一城,未斬一將,卻已損失了三萬將士!如此戰況,讓老夫如何向君上交代?如何向中原父老交代?”
慕容武聞言道:“父帥莫憂,等到援軍到來,我大軍會和,齊攻淮西,定能使敵人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