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爾納,生於1828年2月,逝世於1905年3月。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大師,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他一生寫了上百部(篇)科學幻想小說,其中長篇小說就達64部,總字數達到七八百萬字。他的主要成就是一套科學幻想和冒險小說,總名為《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奇妙的漫遊》,其中內容包括從地球到宇宙空間,從地質、地理到航天、航海等,簡直包羅萬象。

凡爾納的代表作品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地心遊記》、《神秘島》、《烽火島》、《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遊地球》、《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蓓根的五億法郎》、《喀爾巴阡古堡》、《征服者羅比爾》等。

凡爾納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上升的時代,也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他的作品既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又是那個時代的一麵鏡子,表達了人們對擺脫手工式小生產、實現資本主義大生產的渴望,也反映出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們的思想領域裏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大多以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法完成的探險旅行為主題,有的在時間軸線上展開,穿越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有的在空間軸線上展開,涵蓋了天上地下、地球內外;更多的則是二者兼而有之。

凡爾納把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他的作品產生了無窮的魅力。他不愧為科學與文學的大師,其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凡爾納被世界人民稱讚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在那個時代,他就在作品中描繪到巴黎具有全自動的地鐵係統、低噪音的汽車和電力照明係統等。在他的作品中還“發明”了潛水艇、電報、電視、飛機等。後來許多科學家都認為自己是受凡爾納作品的啟示,才走上了科學之路。如:潛水艇發明者之一,美國青年科學家西蒙·萊克在1897年建造了“亞爾古”潛艇。萊克在自傳的第一句話便說:“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飛躍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氣球及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啟發。法國利奧台元帥甚至這樣說:“現代科學隻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凡爾納的作品故事驚險,情節曲折,文筆清新。他超越時空的想象力,大膽而新奇,神秘浪漫而又具有科學性,簡直達到了集天地於一紙,化時空為一文,縱橫捭闔,逍遙自由地遨遊於茫茫宇宙,引領著人們不斷趕超未來世界。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可以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從平淡的文學中傳達出人類的某種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