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心隔肚皮(1 / 3)

“杜姐,杜姐。”王曉玲的臉上像是開著一朵婀娜多姿的鈴蘭花,她急走幾步,攔住了推著自行車正要回家的杜美,把兩盒包裝精美的糕點放在她車筐裏,說:“豆餡的,別人給的,我怕胖,不敢吃。”

“那我就不客氣了。”杜美甩了甩馬尾辮,兩人隨即做了個再見的姿勢。杜美便開腿跨上了車座,心想:這王曉玲也是個隨和的人,我不過常幫她把別人寫的長句子斷開,改順點,王曉玲便記我的好了。

……城市的傍晚,車堆人也堆,夕陽的餘暉漸漸隱去,黑暗來臨前,街燈突然亮了……一路上,車燈、街燈影影綽綽的,樹影、人影不時變幻著模樣。這是一個無風的黃昏,暮春的氣息讓整個城市有了種微微發酵的味道……杜美騎輛八成新的銀灰色“捷安特”,隨著人流騎行了一段,又停車等了個紅燈,竄過馬路,才上車蹬了沒幾下,家就到了。放好車,先從褲子的後兜裏掏出一串鑰匙,打開樓道門,她住二樓,上樓時,看到倆衣著新潮,約十四五歲,個頭差不多高、一胖一瘦的男孩勾肩搭背往樓下走,不知誰家的,她和他們相互側身一讓,等他們下了樓,杜美才開了房門,丟下沉甸甸的手包和兩盒糕點,正換著拖鞋。倒春寒,暖氣早沒了,屋裏比冬天還冷……所以,杜美換上的是一雙淺橙色的棉拖,聽到電話鈴響個不停,以為是丈夫昊天打來的,趕著去接了,卻是樓上的陶麗蓉打來的:“我從窗戶裏看見你放自行車了,你上來一下。”口氣直接、不容置辯。

“噢。”杜美並不喜歡去別人家串門。幾個月前的某天晚上,陶麗蓉在杜美家閑聊,談天說地很快談到了男人女人的話題,陶麗蓉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竟然問:“聽說你和立揚關係不錯。”那半信半疑的語氣、那飄忽探究的眼神伴隨之下的“不錯”,是曖昧甚或是別有居心的。

杜美當時聽得心裏一顫,臉騰地熱了,實在不知說什麼好。

許立揚是北城電視台台長,還是杜美高中時的化學老師,陶麗蓉竟那樣陰暗地想他們,雖然她用的是“聽說”,但一般的情況下,聽到了又說,就有個人的主觀意味了。這讓杜美心裏極為別扭,她和陶麗蓉之間本來抱團取暖的情誼一下子疏離了……但礙於情麵,礙於陶麗蓉把杜美當閨蜜,常和她說一些私房話,常把化妝水、發夾、工藝手包之類別人送她的東西轉送杜美,表示的那份情誼,杜美還是和陶麗蓉往來著。《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對令狐衝說:“人在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江湖就是世俗,世俗教給杜美:要與鄰為善。她對鏡稍理妝容,也就是把腦後因為一天奔波忙碌而鬆散了的馬尾辮正了正,去了。

陶麗蓉和杜美住同一個小區同一幢樓的上下層。陶麗蓉在上層,杜美住下層。有次,陶麗蓉家衛生間的水管破了,水“患”禍及杜美的家……倆年齡不同、體形不同、脾性也不同的女人上上下下跑了幾次,認清了對方正是彼此能容得下的那類——互補型。以後,陶麗蓉回家早了,常要順便進杜美的屋裏坐坐,兩人還算投緣,對人生、對社會有著聊不完的話題,多數情況下,是陶麗蓉在說,杜美陪聽。陶麗蓉原先在外貿下屬的糖酒超市當會計,物資緊俏的年代,這可是個肥差,陶麗蓉腦瓜靈活,靠著給好多單位批茶葉、冰糖之類的消夏用品發了一筆財。後來,超市不景氣了,她又通過丈夫的關係調入了後勤中心工作,很快就升了副主任。她穿珠戴玉梳時髦發式,有時候看上去很有風韻,有時候堆砌得太多反而俗了。

杜美穿著拖鞋上了三樓,隻見東邊的深棕色防盜門虛掩著一條縫,推門進去時,陶麗蓉正披著一件玫紅色的晚禮服,招呼道:“看看我這件衣服怎樣?領口是不是太低了?”她低目瞧了瞧自己豐碩的乳溝,有些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