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混”在南開(3 / 3)

兄弟

南開的新生第一學年一般都不住在本部,而是住在校外一個叫“儒苑”的公寓裏。從這個名字中可見南開對新生的殷切希望。可惜很多事與願違,這個公寓裏的人們不儒反野,思維是出了名的活躍。

我們一室住4個人,重慶的我,江西的宇鋒,山東的阿強,遼寧的小川,每晚的臥談會就是一次南北對話。宇鋒是我們室最小的兄弟,考進南開時年方16,讓我們這些人不由得不慨歎廉頗老矣。宇鋒很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強,就是心思變得極快。他見我與小川平日裏縱論經濟旁征博引,深感自己看書太少,馬上去啃《資本論》。看得隻比他大兩歲的小川一次在床上不無感慨地對他說:“年輕人,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阿強喜練武,體魄驕人,有一段時間在宿舍裏捧本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小冊子練“八卦掌”。一日,小川從南開本部歸來,忽見自己在牆上所貼大幅明星靚照中,“孫燕姿”的雪白俏臉上有一紅色掌印,心疼不已,仰天長嘯,餘音繞梁,全樓皆驚。卻見阿強拿著一塊西瓜衝了進來:“小川,發生了什麼事,要不要幫忙?”小川憤然道:“傷我燕姿尤傷我也。”阿強好打不平:“快快帶我前往,讓這凶手領教一下俺的八卦連環掌。”言畢,就見一隻沾滿紅色汁液的手往牆上一拍,快,準,狠。小川大喜:“那好,你我就去給我的燕姿報仇。”說時遲那時快,小川話音戛然而止,因為他發現心愛的燕姿臉上現在有兩個一模一樣紅通通的掌印……

小川是個網絡高手,電腦奇才,人高馬大,倜儻風流,一腔熱血多灑在Computer這“方匣子”上。中途遭遇過一次愛情,結果慘被拋棄。最難受那會兒,曾經想過自殺,我們紛紛規勸,說像你這樣的一代美男倘若就這樣去了,恐怕會令天下失戀之人寒心。小川也很躊躇,問道:“那就考慮考慮?”我們道:“這就是了,你能以天下MM為念,不以堂堂有為之軀幹庸庸輕生之事,真蒼生之福也。”豈料小川考慮不到一周,另一份感情悄然而至,從此一掃往日陰霾,進入幸福時光,忙著給“親愛的”(小川原話)趕製網頁,自殺也就不再提起。

搬到本部後,小川不幸分到了其他寢室,但我們友誼長存,值得欣慰的是我們都還在13宿,經常可以互相串門。現在我們的寢室又搬進了3個新哥們,一段陽光燦爛的生活又將展開,關於兄弟的故事我會在大四以後寫一篇《13宿204》聊表紀念,這裏就不贅述了。

一點不成熟的思考

微軟中國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開複先生和原北大副校長陳章良先生在央視《對話》欄目曾經有一場“關於人才應該具備哪些素質”的爭論。李先生自始至終的那種溫文爾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陳章良先生那誇張的手勢、跳躍的語言以及他所提出的人才應該具備的三個基本素質——自信、激情和創新,無不與北大崇尚個性的傳統暗合。李開複先生提出的人才的三個基本素質與陳章良大相徑庭,是人品、智慧、團隊精神,體現了一種個性與共性的融合。這或許就是學者與企業家的區別吧。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因為絕大多數大學生都要走向社會,而李開複先生所說的更能代表現這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看完這個節目,我又憶起了三年來我曾經關注過的大學們,尤其是那些名校。我想一所名校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她的文化。進入南開,我就一直在探尋這所學校的文化,我覺得南開文化的可塑性非常的大。如果說北大強調一種浪漫氣質,清華著重一種務實精神,那麼南開具有一種儒雅的作風,正如南開校歌所唱,“以鑄以陶,文質彬彬”。我們南開人如果能夠兼具北大的浪漫氣質和清華的務實精神,再利用我們儒雅謙虛不像北大清華人那樣狂傲的優勢,我想我們南開一定會湧現出一批更傑出的人才,一批可以與北大清華分庭抗禮的大師級人物。我知道我們每一個南開人其實都在為這一目標而奮鬥,我真心希望目標實現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留下一個光明的尾巴,作為一個光明的開始。